首页 > 精选解答 > 偷税漏税精选解答 > 偷税漏税属于违法行为吗

偷税漏税属于违法行为吗

时间:2024.06.06 标签: 税务类纠纷 偷税漏税 阅读:1289人
律师解析:
偷税逃税属于违法行为,严重的甚至是属于一种犯罪行为
因为纳税是我国自然人、法人非法人组织等各种主体都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所以偷税逃税行为是不履行法定义务的违法行为,情节严重的将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零一条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三......

犯偷税罪,偷税数额占应缴税额10%以上不满30%且偷税数额在10000元以上不满10万元,或因偷税被税务机关给予过两次行政处罚又偷税的,并处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

犯刑法规定的偷税漏税罪。处以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税数额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偷税是指纳税人故意违反税收法规,采用欺骗、隐瞒等方式逃避纳税的违法行为。......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遭遇家庭冷暴力能离婚吗

    胡静律师

    婚姻冷暴力可以离婚。如果受害方想离婚,但对方又不同意的情况下,受害要求离婚,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如果经过调解任然无法继续维持婚姻,则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播放量:1156 2023-06-06
  • 以部分虚构事实起诉是虚假诉讼吗

    胡静律师

    以部分虚构事实起诉如果造成严重危害后果的,也是属于虚假诉讼的。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播放量:1441 2023-06-06
  • 离婚案件收到法院传票还可以调解吗

    胡静律师

    离婚收到法院传票法院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的时间和方式,法律没有规定,由案件承办人自己根据案件审理情况来决定,庭前可以,庭后可以,在开庭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播放量:1403 2023-06-06
胡贵荣律师

云南奥洋律师事务所

2014年6月毕业于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获得法学、金融双学位。2015年初进入北京盈科(昆明)律师事务所实习并执业,2019年7月转入云南奥洋律师事务所,现为云南奥洋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执业期间先后参与了多个重大诉讼案件和非诉重大项目的处理,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公司、金融、税务等诉讼及非诉法律事务的处理。

咨询该律师
  • 滞纳金最高收取标准怎么算

    1104人阅读

    滞纳金最高收取标准因不同法律法规和具体情形而异。税收领域通常按滞纳税款一定比例按日加收,比例多为0.05%,但受税种等因素影响比例有别。其他领域如合同违约,计算方式多样,有固定金额,也有按未履行金额一定比例计算。其标准依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确定,实际中要依规依约计算收取,确保公平公正。

  • 滞纳金违约金计算所得税吗

    1062人阅读

    我国现行税法法规体系中,违约金问题常需考虑是否缴纳所得税。滞纳金税务处理较复杂,商业合同违约支付的违约金可视作企业所得税合法抵扣项目。具有行政罚款属性的税收滞纳金大多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但因经营违约产生的滞纳金有望扣除,关键是准确分辨滞纳金性质及产生原因。

  • 偷税漏税人跑了还能追究吗

    1460人阅读

    偷税漏税者逃跑后仍会被追究法律责任。立案后,税务机关会通过多种方式追查其下落与资产,追缴偷逃税款及滞纳金,有权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公安等部门也会配合调查,一旦确定其身份行踪,将依法处罚,包括罚款、追究刑事责任等。国家坚决维护税收秩序与法律尊严,逃税者难躲制裁。

  • 漏税多少钱开始量刑

    1956人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纳税人以欺骗、隐瞒等手段虚假纳税申报或不申报逃避纳税,数额较大(逃避税款5万元以上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10%以上)且占应纳税额10%以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逃避税款50万元以上且占比30%以上)且占比30%以上,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量刑需司法机关结合案件实际情况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