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股权精选解答 > 股份股权代持的股权转让的法律风险是什么

股份股权代持的股权转让的法律风险是什么

时间:2024.05.05 标签: 公司经营 股权 阅读:1261人
律师解析:
股权代持的法律风险有:
(一)股权代持协议法律效力被否定的风险
(二)显名股东恶意侵害隐名股东权益的风险
在一般的股权代持关系中,实际出资人隐于幕后,名义股东则接受隐名股东委托,在台前代为行使股东权利
(三)隐名股东难以确立股东身份、无法向公司主张权益的风险
(四)显名股东的债权人针对显名股东股权强制执行的风险
在股份代持结构之下,股份登记在显名股东名下,其在法律上将被视为显名股东的财产。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五条
名义股东将登记于其名下的股权转让、质押或者以其他方式处分,实际出资人以其对于股权享有实际权利为由,请求认定处分股权行为无效的,人民法院可以参照民法典第三百一十一条
的规定处理。
名义股东处分股权造成实际出资人损失,实际出资人请求名义股东承担赔偿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如果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六十日内,股东与公司不能达成股权收购协议的,股东可以自股东会会议决议通过之日起九十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股东会该项决议投反对票的股东可以请求公司按照合理的价格收购其股权:(一)公司连续五年不向股东分配利润,而公司该五年连续盈利,并且符合本法规定的分配利润......

该协议书具体应当写明转让方和受让方的信息、公司信息、转让股权比例、转让价格及价款支付方式、双方的权利义务、违约责任、争议解决方式等内容,然后双方签字,写上日期即可。......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隐名股东怎样才能确认为公司股东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无效,且不能保护此种隐名股东的股东权利。

    播放量:1201 2022-06-15
  • 隐名股东如何确认股东资格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因违反《民法典》的规定被认定无效。

    播放量:1034 2022-06-15
  • 隐名股东有哪些权利

    彭彦林律师

    隐名股东,是指处于特定原因,借用他人名义设立公司,在公司章程,股东名册等法律文件中并不显现其名字的投资人,对应的是显名股东。显名股东实际上是隐名股东的代持人,显名股东在公司的权利实际效果都归于隐名股东。因隐名股东为实际出资人,根据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的协议,投资收益应当归隐名股东所有。

    播放量:455 2022-06-09
张雄涛律师

北京风展律师事务所

张雄涛律师,中共党员,北京风展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副书记、执行主任。具有律师、美国注册法务会计师、高级企业合规师等资格。现任北京市东城区律师协会代表,东城区律师协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并购重组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代理的李某诉天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荣获2019—2021年度北京市法律援助优秀案例。 张雄涛律师自执业以来,在金融证券,税务,合同,债权,公司等民商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专业经验。

咨询该律师
  • 公司唯一股东承担连带责任

    1479人阅读

    一般情况下公司股东以投入资金为限对公司债务承担有限责任。但特殊情形下,若公司仅有一个股东,可能需承担连带责任。如股东滥用法人独立地位和有限责任逃避债务损害债权人利益,或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无法证明公司财产与个人财产独立,都要担责。具体需依法律事实和情形判断,有疑问可咨询专业律师。

  • 可以直接起诉认缴股东

    1403人阅读

    债权人有时可直接起诉认缴股东,如股东未足额缴纳认缴出资,债权人有权要求其在未出资范围内对公司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起诉时需证明股东未出资或未足额出资且该行为致债权人受损,公司要有诉讼主体资格。公司处于破产等特殊情况,起诉流程要求有变化。起诉认缴股东需具备条件和证据,不可马虎。

  • 股东退出了对以前的事担责

    1327人阅读

    通常股东退股后一般不对退股前公司债务担责。但存在未完全履行出资义务或抽逃出资等违法违规行为时,特定情形下仍可能担责。如抽逃出资,债权人有权要求其在抽逃出资本息范围内对公司不能清偿债务承担补充赔偿责任;公司人格被否认时,退股股东需承担连带责任。所以,退股后是否担责需依实际情况判断。

  • 股东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直接列为被告

    1460人阅读

    一般情况下,需承担补充赔偿责任的股东可被列为被告。在公司债务纠纷中,若公司无法清偿债务,股东存在未足额出资、抽逃出资等应担责情形,受损方有权将其列为被告,令其在补充赔偿范围内担责。然而,是否将股东列为被告需结合具体案情和诉讼策略判断,应依实际情况全面考量,不能一概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