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劳动争议精选解答 > 职工流产后报销流程

职工流产后报销流程

时间:2024.05.21 标签: 劳动纠纷 劳动争议 阅读:1255人
律师解析:
流产报销流程
1、女职工流产后,用人单位或街道办事处工作人员携带相关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生育保险窗口;
2、工作人员受理核准后,签发医疗证;
3、生育女职工产假满30天内,由用人单位或街道、镇劳动保障服务站工作人员携带申报材料到区社会劳动保险处生育保险窗口办理待遇结算;
4、工作人员受理核准后,支付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
法律依据:
《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第七条
女职工生育或流产后,由本人或所在企业持当地计划生育部门签发的计划生育证明,婴儿出生、死亡或流产证明,到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办理手续,领取生育津贴和报销生育医疗费。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实践中其解决办法有很多,如调解、申请劳动仲裁、提起劳动诉讼等等。但要是选择提起劳动诉讼的话,则必须要......

郭婷律师
郭婷律师
18118727180
咨询我

对于一般的民事纠纷,实行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如果举证不能的,将要承担败诉的后果。但是劳动争议是特殊的案件,根据法律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

郭婷律师
郭婷律师
18118727180
咨询我

丧假,国有企业职工的直系亲属死亡时,企业应该根据具体情况,酌情给予职工1—3天的丧假。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如果职工死亡的直系亲属在外地,需要职工本人去外地料理丧......

郭婷律师
郭婷律师
18118727180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遭遇恶意欠薪,员工该怎么办

    钟玉琳律师

    一,是通过工会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二,是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投诉举报,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来解决;三,是有争议的,可以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调解来解决;四,是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五,是求助社会、媒体的力量。

    播放量:1476 2022-06-07
  • 如何理解劳动争议调解

    钟玉琳律师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企业与员工之间,由于社会保险、薪资、福利待遇、劳动关系等发生争议时,由第三方例如专业性的人才机构、争议调解中心等,进行的和解性咨询,通过劳动争议调解达到法律咨询、和解方式等的说明。

    播放量:1350 2022-06-07
  • 劳动争议向法院起诉前提条件是什么

    钟玉琳律师

    当事人提起劳动纠纷诉讼应当具备以下条件:(1)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即用人单位或劳动者。(2)必须有明确的被告。(3)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4)必须经劳动争议仲裁机关仲裁。(5)必须在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内提起诉讼。

    播放量:831 2022-06-07
郭婷律师

北京冠领(深圳)律师事务所

郭婷律师,现任职于广东商达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毕业后有多年大中型企业法律顾问及企业高管工作经验,熟悉企业整体运营管理以及企业人事管理。执业以来一直专注于民商事法律业务的研究和实践,能够站在当事人角度思考问题,善于运用专业法律思维分析案件,运用专业知识与多年工作经验帮助当事人协调解决问题,同时具有良好的沟通调解能力,精益求精,敢于创新,积极探索实现当事人合法权益的法律创新服务。擅长处理劳动纠纷,劳动工伤案件,维护劳动者权益。以及在合同纠纷,债权债务领域有所深耕。

咨询该律师
  • 传媒公司员工违约怎么办

    1456人阅读

    传媒公司员工出现违约情况时,公司首先要界定违约行为及条款,如竞业限制、擅自离职等。向员工发书面通知,要求其改正或担责,责任形式有支付违约金、赔偿损失。若员工拒绝,公司可尝试协商、调解、仲裁,无果则诉讼。处理过程中,公司要保留劳动合同、违约通知等证据以维权。

  • 找工作花钱被骗能民事诉讼吗

    1784人阅读

    在此情形下,您有权发起民事诉讼维权,因您遭遇欺诈致财产损失。首先要妥善保存付款凭证、聊天记录等受骗相关证据。若对方有非法占有动机,可能触犯刑法,可向公安报案。民事诉讼需掌握被告身份信息,写好起诉状,主张退款及赔偿损失,且依“谁主张谁举证”原则提供充分证据。

  • 艺人解约要赔多少钱

    1396人阅读

    艺人解约赔偿金额由合同约定、解约原因及双方协商决定。若艺人违约解约,需赔偿经纪公司培养成本及违约金;若经纪公司违约,艺人可能无需赔偿或仅赔偿部分直接损失。具体赔偿数额依实际情况评估协商,法律实践中无固定标准。若双方无法就赔偿金额达成一致,可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 被厂里员工打了怎么办

    1726人阅读

    遇到被人打伤情况,首先应即刻报警,报警记录是关键证据。若受伤较轻属治安案件,公安机关依《治安管理处罚法》处罚打人者,伤者可依《民法典》要求民事赔偿。若受伤严重达轻伤及以上,打人者涉嫌故意伤害罪,公安机关刑事立案,伤者可提附带民事诉讼。若厂里管理有过错,可能承担补充赔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