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资福利精选解答 > 国庆3倍工资几天

国庆3倍工资几天

时间:2024.06.04 标签: 劳动纠纷 工资福利 阅读:1204人
律师解析:
国庆3倍工资共3天,法定假日是不可以调休的,不能在法定假日上班后再补休一天。
因此只要在法定假日上班的,用人单位都应当支付劳动者日工资的三倍。
国庆节是由一个国家制定的用来纪念国家本身的法定假日。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三条
用人单位在劳动者完成劳动定额或规定的工作任务后,根据实际需要安排劳动者在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工作的,应按以下标准支付工资:
(一)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日法定标准工作时间以外延长工作时间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小时工资标准的150%支付劳动者工资;
(二)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休息日工作,而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200%支付劳动者工资;
(三)用人单位依法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节日工作的,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动者工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6500元工资应交45元的税。按照新个税标准计算,起征点调整为5000元。非居民个人的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五千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劳务报酬所得、稿酬......

只凭40年工龄这点信息是没有办法计算数额的。企业退休人员退休工资计算涉及到月平均缴费工资、退休上年度当地和本省在岗职工社会平均工资、个人账户储存额、退休年龄、实际缴费时间......

国家法定假日工资计算如下: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300%*日工资报酬)。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谁来缴纳

    钟玉琳律师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谁来缴纳。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播放量:1397 2022-06-15
  • 关于未婚生育有产假工资吗

    胡静律师

    有的。可以拿着孕检证明等等的有效材料跟公司申请。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播放量:1392 2022-06-07
  • 招用童工要会受到哪些处罚

    钟玉琳律师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作属于招用童工;招用单位构成非法用工,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处罚,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逾期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播放量:1457 2022-06-07
季文梅律师

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

季文梅律师,毕业于厦门大学,民商法专业。任广东诚公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劳动专业委主任。十余年时间,承办劳动争议纠纷200余宗。作为团队的专业骨干,在刑事辩护领域具有深厚的法律功底和辩护经验,承办的案件涉及诈骗罪、帮助网络信息犯罪活动罪、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危险驾驶罪、合同诈骗罪、职务侵占罪等多种罪名。

咨询该律师
  • 暑假工违约能拿工资吗

    1777人阅读

    针对暑期实习生工资问题,需细致分析哪方违约并查看合同条款。实习生若未履行合同义务可能被判定违约。只要提供劳务就应获薪酬,但因违约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雇主可能按合同扣除部分工资,扣除不超当月薪资百分之二十,且扣后工资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能否拿工资及数额需依事实评估判断。

  • 工资延误发放怎么补偿

    1413人阅读

    薪酬延迟发放补偿方案因具体情境而异。若雇主蓄意无正当理由推迟发薪,员工有权要求额外经济补偿。用人方应按合同或规定准时全额支付薪水,否则劳动者可依法向当地法院申请支付令。若雇主收到通知仍拖延支付,将受更严厉惩罚,补偿数额和方式需依具体情况分析评估,必要时可仲裁或诉讼。

  • 老板违约克扣工资怎么办

    1943人阅读

    老板克扣员工工资违反劳动合约。员工首先要收集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能证明工作状况与应得薪酬的证据,接着尝试与老板有效沟通,指出其拖欠工资不合法并要求按约支付。若沟通无果,可向劳动监管部门投诉,也能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裁决有法律效力,老板拒履行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 合同没明确约定工资怎么算

    1678人阅读

    合同未注明薪资待遇时,可通过考量有无补充协议或口头承诺、用人单位合法薪酬体系、同岗位其他员工薪资、地区同行业相似职位常规薪资,以及劳动者实际所得来确定。出现薪资纠纷,员工可向劳动监察机构投诉或申请仲裁,法律倾向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员工要注意保留工资相关证据,如薪水单据、银行流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