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债务债权精选解答 > 债权债务关系是利害关系吗

债权债务关系是利害关系吗

时间:2024.08.02 标签: 债权债务 债务债权 阅读:1177人
律师解析:
一,利害关系利害关系人一般以为是权益受到行政行为侵害的直接当事人
"法律上利害关系”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正当权益与行政行为之间存在的一种因果关系。
二,债权债务债权是得哀求他人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权利。
本于权利义务相对原则,相对于债权者为债务,即必需为一定行为(作为或不作为)的民法上义务。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借条以借款人手写为佳,但要注意书写规范。借条打印件同样具有法律效力,但容易伪造。借款人签名同时应按手印。借款人的信息一定要写清楚身份证号,并要在书写借条时要求借款人提供原......

李超律师
李超律师
18722100597
咨询我

借钱不还起诉书的书写应当包括以下内容:(1)原告相关信息;(2)被告相关信息;(3)诉讼请求:提出诉讼要求;(4)事实和理由:详细叙述起诉被告的前因后果;(5)起诉人姓名......

李超律师
李超律师
18722100597
咨询我

债权人代位权是债的保全制度的一种。所谓代位权是指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的权利。我国的代位......

李超律师
李超律师
18722100597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债权人撤销权起诉状要怎样写

    谢俊生律师

    一、原告信息: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籍贯、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二、被告: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等等;三、第三人: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码、籍贯、工作单位、住址、联系电话;四、写明案由。五、写明事实和理由。六、落款的具体时间和具状人。

    播放量:1017 2022-06-07
  • 债务转移要满足条件有哪些

    谢俊生律师

    1、债务转让必须是有效的债务,债务有效存在是债务承担的前提。2、债务转让中被转移的债务具有可移转性,不具有可移转性的债务,不能够成为债务转移合同的标的。3、债务转让涉及的第三人须与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就债务的转让达成合意。4、债务转让须经债权人同意。

    播放量:527 2022-06-07
  • 网贷逾期就是不还会怎样

    沈阳律师

    借款人逾期不还款,需要支付违约金。如果贷款机构选择起诉,那么就可能被要求强制还款,欠款人名下相当于欠款数额的资产就会被冻结。贷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提供借款,造成借款人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收取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的日期、数额支付利息。

    播放量:710 2022-06-07
李超律师

天津益清律师事务所

李超律师,拥有扎实的法学功底和良好的道德品行。主要从事民商事、刑事诉讼案件和企业风险防控。 李超律师办案认真负责、勇于创新、思路严谨独特,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侧重法律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凭借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和诉讼技巧,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有效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对不同类型的案件都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剖析案件的核心,抓住问题细枝末节,运用法律方法尽其所能。其执业理念和宗旨是:以专业解决纠纷,以诚信期许未来。

咨询该律师
  • 如何算恶意逾期行为

    1320人阅读

    “恶意拖欠”指债务人明知无还款能力或有能力却刻意逃避还债义务。从法律视角,其表现为经债权人多次督促仍拒还、故意改变联络方式或住址躲债、贷款时欺诈获贷后拒还、将借款用于违法活动且不归还。判断“恶意拖欠”要综合考察多因素,搜集核实证据很关键,陷入此困境要保存好证据维护权益。

  • 债权追索权最长多少年限

    1491人阅读

    债项追偿中,按现行法律法规,债权人向法院提起诉讼寻求民事权益保护的法定时效通常为三年,法律另有特别规定的除外。在这三年内,若债权人追讨欠款发出明确要求,或债务人同意支付债务等特定情况发生,诉讼时效会中止,自中止或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债权债务的追诉期限是多久

    1018人阅读

    债权债务追诉期限一般为自债权债务关系发生之日起三年。这三年内,债权人可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诉讼,要求债务人履行债务责任。不过,若出现特殊情况,追诉期限会变动,比如存在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追诉期限将重新计算。

  • 连带债务人追偿权的规定有哪些

    1010人阅读

    共同担保债务人有权向担保人索偿。若其中一位共同担保债务人承担超出自身责任范围的债务,可向其他共同担保债务人追偿。追偿时,各相关方按责任比例确定承担款项金额;若无法明确各自负担份额,则采用平均分配的方式实现利益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