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资福利精选解答 > 新版个税税率

新版个税税率

时间:2024.09.05 标签: 劳动纠纷 工资福利 阅读:1137人
律师解析:
目前,我国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5000元,采用的是个人所得税累进税率。具体的计算公式为:应纳个人所得税额=应纳税所得额乘以相应的税率-速算扣除数。就为应缴纳的个人所得税数额。
1、工资范围在5000元以下的,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2、工资范围在5001元-8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1元-17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1元-30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1元-40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1元-60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1元-85000元的,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超过85000元,没有上限,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清明节属于法定节假日,加班应支付三倍加班工资的。《劳动法》第四十四条有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百分之三百的工资报酬。......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8710190001
咨询我

公式:1: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高于(或等于)税法规定的费用扣除额的。适用公式应纳税额=雇员当月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2:雇员当月工资薪金所得低于税法规......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8710190001
咨询我

应纳税所得额=年终奖金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调整个人取得全年一次性奖金等计算征收个人所得税方法问题的通知》文件的规定,纳税人......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8710190001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谁来缴纳

    钟玉琳律师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谁来缴纳。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播放量:1397 2022-06-15
  • 关于未婚生育有产假工资吗

    胡静律师

    有的。可以拿着孕检证明等等的有效材料跟公司申请。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播放量:1392 2022-06-07
  • 招用童工要会受到哪些处罚

    钟玉琳律师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作属于招用童工;招用单位构成非法用工,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处罚,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逾期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播放量:1457 2022-06-07
吴中律师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吴中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拥有丰富的诉讼经验。专注于婚姻继承领域、劳动领域、医疗美容领域及企业法律顾问,在实践过程中处理过大量不同类型的案件,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

咨询该律师
  • 签了合同第一天就离职有工资吗

    1129人阅读

    员工签劳动合同当天决定离职仍有领取薪资权利,依我国劳动法规,付出劳动用人单位就应支付报酬。不过,若劳动者因个人原因主动离职,如违反公司规章制度,用人单位有权依规扣部分工资。若劳动合同有特殊约定且不违法,可依约处理,但支付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 续签合同可以调整工资吗

    1547人阅读

    续签合同时能否调整工资需考虑多种因素。法律上关键看双方协商。若旧合约未详细说明续签工资,双方有权重谈,达成共识制定新工资条款则合法有效;若原有合约明确规定续签工资或禁止调整,应尊重原承诺。任何一方私自变更约定工资属违约,调整薪资要遵循公正、平等、自愿和诚实守信原则。

  • 劳动合同绩效工资怎么约定

    1573人阅读

    薪酬待遇中的绩效工资需明确、合理合法。要清晰列明计算方式与考核标准,涵盖具体工作指标及完成程度度量;明确发放频率与条件,如按月、季、年发放及不发情形。考核标准应合理可行,避免模糊或过严。同时,设立有效解决疑问的渠道,如内部申诉、劳动仲裁等。公正合理的约定才能保护各方利益。

  • 签了合同拖欠工资的怎么赔偿

    1760人阅读

    签署正式劳动合同的劳动者薪酬被拖欠时,依法有权要求用人单位补发。若用人单位经人社部门通知仍拒不支付,劳动者可主张50%至100%赔偿,可行使劳动合同解除权并获经济补偿(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此时建议劳动者保管好相关备证文件,通过合法途径如向劳动监察机关申诉或向仲裁委申请来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