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合同纠纷精选解答 > 合同纠纷没发票怎么办

合同纠纷没发票怎么办

时间:2024.09.08 标签: 合同事务 合同纠纷 阅读:1383人
律师解答:
提供合同等其他证据。
律师解析:
可以提供其他的可以证明的其他证据
合同纠纷需要提供以下证据:
1、证明当事人(原、被告或第三人)诉讼主体资格的证据。当事人为自然人的,应提交身份证明资料,如身份证等。
2、证明买卖合同关系及从属的担保合同关系成立的证据。如买卖合同、订货单、证明邀约、承诺生效的信函。
3、证明合同履行情况的证据。交、收货凭证、交货单、送货单、提货单、收货单、入库单、仓单、运单等。
4、当事人诉讼请求的计算清单,并注明计算方法、公式、依据等。
法律依据: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
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证据,或者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人民法院应当按照法定程序,全面地、客观地审查核实证据。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一、对于共有部位,按照双方合同或协议的约定确定权益归属,没有约定的归属卖方所有;二、车位、车库、游泳池、架空层等区域的所有权、使用权、经营收益权归卖方所有;三、本项目内任......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8710190001
咨询我

出租方(甲方):承租方(乙方):甲、乙双方于__年__月__日签署__《房屋租赁合同》,双方至目前为止履行情况良好。由于乙方___规划原因,要求终止原《房屋租赁合同》,经......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8710190001
咨询我

从法律上讲,如果在解除时,双方协商一致解除而不承担违约责任,当然可以不承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

吴中律师
吴中律师
18710190001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方法有哪些

    徐昌兴律师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方法主要有三种方式:1、同时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2、后履行抗辩权。3、不安抗辩权。

    播放量:949 2022-06-08
  • 购房合同可以办理租赁证吗

    徐昌兴律师

    购房合同不能办理租赁证,办理租赁证需要房产证。一、《房屋租赁证》需要到市房产局办理。二、办理《房屋租赁许可证》流程是:(一)租赁双方当事人填写租赁合同;(二)租赁双方当事人必交要件有。

    播放量:868 2022-06-08
  • 可变更与可撤销合同有什么不同吗

    屈泉芳律师

    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可变更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区别主要体现:1、条件不同。2、引起的原因不同。3、有权主张的人不同。4、确认或管辖机关不同。

    播放量:593 2022-06-07
吴中律师

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

吴中律师,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拥有丰富的诉讼经验。专注于婚姻继承领域、劳动领域、医疗美容领域及企业法律顾问,在实践过程中处理过大量不同类型的案件,具有丰富的办案经验。

咨询该律师
  • 欺诈合同一年后怎么处理

    1439人阅读

    遭遇欺诈合同时,自知晓或理应知晓撤销事由起一年内可行使撤销权,超一年撤销权消灭,但不意味着无法处理。若因欺诈受损,可通过民事诉讼主张损害赔偿,要收集保存如合同文本等相关证据。若欺诈涉嫌犯罪,超一年也可报案,刑事追诉有期限,依犯罪法定最高刑确定,遇此情况要明确权利义务妥善处理。

  • 协议书上的见证人签名有什么作用

    1500人阅读

    协议书上的见证人签名有重要作用。一是见证签署过程,证明协议是双方自愿平等达成,不存在强迫欺诈;二是提升协议公信力与可信度,纠纷发生时可作第三方证人提供客观情形协助解决争议;三是在某些法律规定中可能是协议生效必备条件。见证人要客观公正,其签名体现认可,但不对协议内容担责。

  • 返还财务是否有时效

    1052人阅读

    在法律范畴,返还财物一般有时效规定。依合同关系请求返还财物,适用三年普通诉讼时效;物权请求权如要求返还被侵占的不动产或动产不适用。具体案件中,时效起算点很关键,合同纠纷从当事人知晓权利受损及义务人起算。特殊情况会致诉讼时效中断并重新计算。返还财物时效需结合具体案件和法律准确判断,以维护公正与权益。

  • 双方达成协议后反悔怎么办

    1689人阅读

    协议反悔是否担责取决于协议性质及法律效力。若为有法律效应的合同或协议,反悔视为违约,另一方可按规定要求违约方担责,如支付违约金等。若协议无法律效力,反悔虽无法律责任,但可能受道德质疑。面对此类情况,应查阅协议条款,保存证据,争议时通过协商或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