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处罚辩护精选解答 > 诈骗一百万判多久

诈骗一百万判多久

时间:2024.06.08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处罚辩护 阅读:1128人
律师解析:
诈骗一百万属于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法律依据:
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虚假诉讼造成他人经济损失20万,属于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虚假诉讼指当事人出于非法的动机和目的,利用法律赋予的诉讼权利,采取虚假的诉讼主体、事实......

诈骗100万以上的,属于诈骗金额特别巨大,应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

被告人或者犯罪嫌疑人到看守所后,应当认真接受看守所的教育和劳动改造。《看守所管理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人犯在被羁押期间,遵守监视,表现良好的,应当予以表扬和鼓励;有立功表......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非法聚众罪是什么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就是非法聚众罪。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139 2022-06-15
  • 非法聚众罪怎么定义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262 2022-06-15
  • 刑法对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理

    刘欢律师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犯罪,依照刑法的规定,在其头脑清醒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播放量:1421 2022-06-15
刘保忠律师

北京市京师(苏州)律师事务所

刘保忠律师(电话:18994421055),研究生学历,《苏州市电梯安全条例》起草专家组成员,律图网特邀律师,北京市京师(苏州)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 刘保忠律师加入律师行业以来,致力于为客户提供专业法律服务,入职以来,亲手经办了案件数百起,其中亲手经办的案件类别包括:刑事案件、民商事等,其中大部分案件拿到了很好的效果。 就刑事案件而言,为多名当事人争取到缓行及减刑机会。 对于民商事案件中,在公司的买卖合同、股权纠纷、商业谈判以及尽职调查方面有着相当的法律经验。

咨询该律师
  • 打架刑事律师一般多少钱一个月

    1504人阅读

    律师收费并非按月计算,而是依据案件具体情况综合确定。如案件复杂程度、涉及金额大小等都会影响收费。以刑事案件为例,有按阶段收费和全程打包收费两种方式,单个阶段收费数万元左右,全程委托费用更高。此外,不同地区、律师收费标准有别,找律师时要依需求和经济状况与律师沟通确定收费。

  • 开庭前被收监还有可能判缓刑吗

    1475人阅读

    开庭前被收监不意味着不能获缓刑,只是可能性降低。缓刑适用需综合考量多因素,如犯罪性质、情节、社会危害程度、被告人悔罪表现等。收监暗示被告人可能有社会危险性或不符合取保候审条件。但庭审中若能证明自身悔罪、情节轻微等,仍有机会争取缓刑,最终判决由法官依法裁判,存在不确定性。

  • 没18岁能坐牢吗

    1936人阅读

    我国刑法对未满18岁犯罪有特殊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犯罪需担责,十四至十六周岁犯特定严重罪行才担责。对未满18岁犯罪者应从轻或减轻处罚,司法实践会考虑其身心特点,采用教育感化方针。能否坐牢依具体情况判定,规定兼顾法律严肃性与未成年人特殊情况,引导其守法。

  • 什么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1080人阅读

    我国法律规定,做出刑法禁止且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的行为应承担刑事责任,如故意杀人、故意伤害、强奸等严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同时,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是重要因素,通常年满十六周岁犯罪需担责,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犯特定罪行才担责。判断是否担责要综合考虑犯罪行为与犯罪主体年龄等因素,以维护公正和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