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行政处罚精选解答 > 行政拘留决定书都有哪些内容

行政拘留决定书都有哪些内容

时间:2024.05.28 标签: 行政类 行政处罚 阅读:1125人
律师解析:
行政拘留决定书有这些内容: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
违法事实和证据
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处罚的执行方式和期限。
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法律依据:
《治安管理法》第九十六条
公安机关作出治安管理处罚决定的,应当制作治安管理处罚决定书。决定书应当载明下列内容:
(一)被处罚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件的名称和号码、住址;
(二)违法事实和证据;
(三)处罚的种类和依据;
(四)处罚的执行方式和期限;
(五)对处罚决定不服,申请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
(六)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的名称和作出决定的日期。决定书应当由作出处罚决定的公安机关加盖印章。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在拘留所里。无证驾驶会罚款200元至2000元,可能会拘留15日。《道路安全法》第九十九条规定,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

无证驾驶一般是不会当场拘留的。公安机关作出治安拘留处罚决定并告知被拘留人后,被拘留人不申请复议的,应限其24小时内到指定的拘留所接受处罚,并将《执行拘留通知书》交付被拘留......

行政拘留没有案底,案底是针对刑事处罚而言的。但是,作出行政拘留的行政处罚,公安机关会制作形成治安拘留档案,保留在原办案单位,且永久存档。这个记录对于个人的一般生活没有太大......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超载怎么处罚

    徐宁律师

    车辆超载的处罚:1、公路客运车载客超载,处200元-500元的罚款;超额20%或违法载货的,处500元-2000元的罚款。2、货运机动车超载的,处200元-500元罚款;超载30%或者违法载客的,处500元-2000元罚款。3、运输单位车辆超载行为,对直接主管人员处2000元-5000元罚款。

    播放量:751 2022-06-07
  • 举报无证卖烟最有效方法

    鲁东律师

    主要是向工商行政管理局和烟草专卖局举报。按照规定,无准运证或者超过准运证规定的数量托运或者自运烟草专卖品的,处以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价值百分之二十以上百分之五十以下的罚款,可以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收购违法运输的烟草专卖品。

    播放量:903 2022-06-07
  • 超过额定乘员会被怎么处罚?

    徐宁律师

    车辆超载的处罚:1、公路客运车载客超载,处200元-500元的罚款;超额20%或违法载货的,处500元-2000元的罚款。2、货运机动车超载的,处200元-500元罚款;超载30%或者违法载客的,处500元-2000元罚款。3、运输单位车辆超载行为,对直接主管人员处2000元-5000元罚款。

    播放量:780 2022-06-07
邵如阳律师

江苏联盛(上海)律师事务所

邵如阳律师(18994700001 )合伙人律师, 办案经验丰富,尤其擅长刑事案件 执业前就职于江苏省交通厅高速管理处多年,视野开阔、思维活跃、逻辑严密、作风稳健 从业以来成功代理多起重大知识产权类侵权案件,银行经济类案件等诉讼案件 上百起刑事案件

咨询该律师
  • 盗窃罪分流为行政案件怎么判

    1800人阅读

    特定条件下,盗窃犯罪可能转变为行政违法行为处理,原因多为案件情节轻微、财物价值低。若当事人被判定行政违法,需接受行政处罚,如行政拘留和罚金。像盗取财物价值未达刑法立案标准时,可能面临5天到15天行政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 赌博案件行政处罚标准是多少元

    1398人阅读

    《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以营利为目的为赌博提供条件或参与赌博且赌资较大的,处五日以下拘留、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赌资较大”数额各地认定标准不同,经济发达地区标准相对较高,具体处罚要结合当地规定和实际情况判定。

  • 非法经营不构成犯罪的行政处罚由谁决定

    1670人阅读

    对于涉及非法经营行为但未达犯罪标准的案件,由特定市场监管机构裁定应受的行政处罚措施。该管理团队会根据违法经营活动的具体情况,如商业性质、运营规模、可能产生的不良影响和损失等因素,依法依规作出相应的行政处罚决策。

  • 民法典保证期间最长可以约定几年

    1119人阅读

    《民法典》规定保证期间可由当事人约定,且无上限限制。但实际中,约定过长不利于平衡当事人权利义务,应在合理范围。若未约定或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从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日起算,往后推六个月。同时,保证期间不会中途停止、中断或延长,约定时要综合考虑,确保合法合理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