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家事纠纷精选解答 > 婚前的转账离婚需要退还吗

婚前的转账离婚需要退还吗

时间:2024.05.07 标签: 婚姻家庭 家事纠纷 阅读:1074人
律师解析:
如果有借条,借出日期是在结婚证登记日期之前,需要退还,这是法律规定的属于婚前财产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三条
下列财产为夫妻一方的个人财产:
(一)一方的婚前财产;
(二)一方因受到人身损害获得的赔偿或者补偿;
(三)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一方的财产;
(四)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五)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一千零六十五条
男女双方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者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只要材料齐全,当天就可以办理好。公民姓名更改,需要提供以下资料进行办理:申请人填写变更申请表、提供书面申请。户口簿、居民身份证。工作单位或居(村)委或在读学校同意证明。......

居民身份证丢失应该及时带上户口本到户籍部门进行补办。补办的同时相关的户籍部门会有丢失身份证记录的。公民丢失身份证后,无需再办理挂失和登报声明。如果居民身份证丢失被他人冒用......

不是。复婚需要依法办理结婚登记。复婚需要男女双方在自愿的基础上,办理相关登记手续。《婚姻登记条例》第十四条:离婚的男女双方自愿恢复夫妻关系的,应当到婚姻登记机关办理复婚登......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没有监护权的一方抢走孩子违法吗

    刘双律师

    如果孩子被没有监护权的一方抢走,不构成刑事犯罪,但是属于民事纠纷。作为孩子直接监护人的一方,可以在第一时间报警处理或者到法院起诉对方维权。需要注意的当事人应当注意监护权和抚养权是属于两个概念,一般情况下夫妻离婚,监护权男女均有,没有抚养权,但不是无监护权。

    播放量:601 2022-06-09
  • 胁迫结婚如何救济

    易轶律师

    我国将被迫结婚的这种婚姻状况定性为可以被撤销的婚姻。当事人需要主动提出对婚姻请求撤销的申请,通常当事人可以由两种方式寻求救济:(一)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该婚姻。(二)可向婚姻登记机关请求撤销其婚姻。

    播放量:615 2022-06-09
  • 丧假直系亲属的范围有哪些

    易轶律师

    1、直系亲属包括父母、配偶和子女。2、在具体执行过程中,岳父母或者公婆过世,也列入可享受丧假的范围。对于超出这一范围的亲属,企业有自行解释权。3、由于我国历史形成的风俗,祖辈的丧礼,孙辈一般也在必须列席的范围内。

    播放量:1005 2022-06-09
徐清岑律师

上海愿景律师事务所

  上海愿景律师事务所主办律师,华东政法大学毕业,12年律师执业经验,经手近千件案件,是律所合伙人级别的律师,所经手的案件不论胜诉与否,均得到了当事人的认可,执行案件帮助当事人追回资产,当事人多次赠送锦旗。在民商事领域内工作时间长,经验丰富,最大限度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咨询该律师
  • 民法典关于直系亲属包括哪些

    1990人阅读

    在《民法典》范畴中,直系亲属包括直系血亲与直系姻亲。直系血亲指有直接血缘联系的亲属,如父母、子女、祖辈、孙辈等;直系姻亲包括儿媳与公婆、女婿与岳父母等。不同法律场合和关系中,直系亲属认定及适用范围不同,如继承、抚养、监护方面,其界定、权利义务规定均有差别。

  • 父亲去世了闺女怎么做

    1569人阅读

    父亲离世后,闺女首先要确认有无遗嘱,有遗嘱则按其执行;若无遗嘱,闺女作为法定继承人有权继承遗产。继承时需办理相关公证手续,如遗产评估、继承公证等,同时要妥善处理父亲后事。遇遗产纠纷,可先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起诉。闺女要依法积极妥善处理相关事宜。

  • 父母离异各自重新组建家庭是单亲家庭吗

    1194人阅读

    单亲家庭通常指父母离婚后各自重组家庭的情况,即只有父母一方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家庭结构。比如子女与一方父母居住生活,另一方已离婚且不与子女一起生活。但能否认定为单亲家庭会因定义和情境而异,一些研究统计会综合家庭实际状况、子女与父母生活情况等因素判断。从常见家庭结构角度看,这种情况常被认定为单亲家庭。

  • 家庭纠纷打官司最长多久能解决

    1152人阅读

    家庭纠纷打官司的时长需视具体情况而定。简易程序的案子从立案起三个月内审完,普通程序的案子立案后六个月内审完。若案件复杂、取证难、需调解等,时间可能延长,如司法鉴定可能耗时数月甚至更久。若一方上诉,二审通常三个月内审完。总之,要根据案件及诉讼进程判断,无固定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