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国《民法典》规定,离婚后,父母需要支付子女抚养费,一般支付到子女18岁。如果16岁以上的子女能够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并且达到当地的生活水平,那么父母可以停止支付抚养费。但是,如果子女成年后仍在接受高中及以下教育,或者由于非主观原因无法维持生活,那么父母仍然需要承担抚养责任。
离婚后抚养费支付至子女成年后可否终止夫妇在离婚后,承担抚养义务的一方向未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支付抚养费的期限,通常将持续到子女年满18周岁为止。然而,倘若子女在16岁及以上但尚未达到18周岁,并且他们已经开始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稳定的收入,从而保障了能够处于当地相对普遍的生活状况中,那么,担任子女抚养责任的父母即可终止对于该等子女的抚养费赡养行为。
子女成年步入社会后仍有权主张追讨抚养费用。若没有承担抚养责任的一方未曾履行支付抚养费之义务,那么子女完全可以在其长大成人后发起诉讼请求追回养育之债,虽然此类诉求并未受到诉讼时效期限的严格约束,然而抚养费用的支付通常会截至18周岁之时。除此之外,如果已成年的子女无法独立维持基本生活或尚未完成学业,他们仍然有权利请求其父母支付必要的抚养费用。
在离婚后,抚养费一般给到孩子18岁为止。要是孩子16岁了,并且能自己养活自己,还能维持当地的生活水平,那父母就可以不给抚养费了。不过,要是孩子成年了,但还不能独立生活,比如没完成高中学业,或者因为别的原因没办法自己生活,那父母还是得继续给抚养费。
当夫妻离婚后,子女抚养费的计算会涉及很多因素,需要综合考虑,精确核算。如果子女有重大疾病,需要长期治疗,抚养费标准可能会提高。一般来说,抚养费的数额会考虑未成年人的实际生活需求、父母的经济实力以及当地的整体生活水平等多个因素。在这种情况下,承担抚养义务的父母一方可能需要承担更重的经济责任,包括但不限于未成年人的医疗费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