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取保候审精选解答 > 刑拘批捕后流程

刑拘批捕后流程

时间:2024.05.10 标签: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 阅读:1050人
律师解析:
1、被批捕后接下来是刑事侦查,一般是二个月,案情复杂的可以最长延长到七个月,由公安负责;
2、刑事侦查完毕再交由检察院审查起诉,一般为一个月;
3、最后是提起公诉与法院审理宣判了,为一个月。
法律依据:
《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
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向办案机关申请取保候审,如在侦查阶段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取保候审。应当递交取保候审申请书、申请人的身份证明,申请人是律师的须出具授权委托书。......

陆婷律师
陆婷律师
15094387425
咨询我

刑事案件申请取保候审,需要犯罪嫌疑人家属或者律师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就可,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批准由办案机关进行审查决定,做出答复。......

陆婷律师
陆婷律师
15094387425
咨询我

向办案机关提出申请。如果符合以下取保候审条件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

陆婷律师
陆婷律师
15094387425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申请取保候审的流程

    彭彦林律师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3、取保候审的执行。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播放量:943 2022-06-09
  • 取保候审多久必须结案

    覃程律师

    为了防止长期取保,既不结案,也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播放量:361 2022-06-09
  • 批捕后能取保候审吗

    覃程律师

    能。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批捕后也能取保候审的。根据《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播放量:957 2022-06-09
陆婷律师

北京天驰君泰(无锡)律师事务所

现任梁溪区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梁溪区刑事业务委员会委员;无锡市中小企业协会、无锡市锡商协会,无锡荣德生企业文化研究会法律顾问,特殊教育类等企业法律顾问。为公司提供合同审查、人事风险把控,股权变更等服务项目;并定期开展劳动合同、公司法等培训课程,为多家顾问公司减少诉累,获得当事人好评及信任。 2021年被评为无锡市优秀党员律师,2022年被评为无锡市优秀女律师,作为第一届律师协会妇女代表成员,专注婚姻家庭及儿童健康发展,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有丰富的婚姻家事诉讼经验。 毕业于江苏警官学院,曾在检察院、法院学习,曾办理过多起复杂大型案件,如跨国诈骗类案件,毒品类案件,危险驾驶罪等,为多人争取取保、不起诉、缓刑等,有丰富的刑事辩护经验。

咨询该律师
  • 公安机关办理取保候审后多久移交检察院

    1429人阅读

    取保候审后公安机关移交案子给检察院无明确统一时间标准。一般在取保候审期限(最长12个月)内完成侦查。案件事实清楚、证据充分时,可能几个月就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案件复杂或证据收集难等会延长侦查时间,但要遵循诉讼时效规定。取保候审期间,犯罪嫌疑人需遵守规定,否则可能变更强制措施。

  • 刑事案件嫌疑人什么时间解除取保

    1580人阅读

    解除取保候审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取保候审期限到了,最长不超12个月,期满须解除;二是经侦查发现不应追究刑事责任,如无犯罪行为或符合法定不追究情形;三是案件审结,无论有罪无罪,有了定论就解除。出现这些情况,执行机关要及时解除并通知相关方,以保障权益和确保司法程序正常。

  • 法院办取保候审需要多少钱费用

    1252人阅读

    取保候审的保证金数额并非固定,由决定机关根据案件情况确定,要综合考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社会危险性、案件性质、情节、可能量刑、经济状况及当地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保证金起点为一千元,遵守规定期满会退还,违反规定可能被没收。此外,提供保证人也是取保方式,不用缴保证金,相关规定需严格遵守。

  • 批捕后不认罪能取保候审吗

    1769人阅读

    批准逮捕后犯罪嫌疑人未认罪仍有保释可能,但过程困难。申请取保候审需满足一定条件,如预计判管制、拘役等,或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无社会危害,以及有特殊身体状况等。若嫌疑人态度不诚恳,司法机关会重新评估社会危险性。只要证据表明符合条件,仍有取保可能,最终由司法机构全面评估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