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职务侵占辩护精选解答 > 职务侵占是公诉案件吗

职务侵占是公诉案件吗

时间:2024.06.25 标签: 刑事辩护 职务侵占辩护 阅读:1036人
律师解析:
该行为涉嫌职务侵占罪,是公诉案件。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
侵犯的对象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物,包括动产和不动产。
法律规定,若是达到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七十一条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和国有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国有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以及其他单位从事公务的人员有前款行为的,依照本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员工无权私自扣货款来抵扣工资。员工私自扣货款抵扣工资,是利用职务之便,把公司的财产据为己有,从而强迫公司清偿工资的行为。如果员工不及时知会公司,则构成职务侵占罪。......

范超律师
范超律师
13938229951
咨询我

不是。该行为构成职务侵占罪,职务侵占罪数额巨大起点为一百万元。法律规定,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

范超律师
范超律师
13938229951
咨询我

拘留,职务侵占4000不构成犯罪,应当对当事人进行治安管理的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

范超律师
范超律师
13938229951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什么是职务侵占罪

    覃程律师

    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犯罪客体是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财产所有权。

    播放量:661 2022-06-09
  • 侵占罪的刑事责任是怎样的

    覃程律师

    侵占罪,在被认定构成此罪的情况下,需要结合实际的犯罪情节,才能确定最终的处罚。如果满足条件的话,那也是可以争取一下缓刑。1、根据刑法规定,行为人侵占代为保管的他人财物或者遗忘物、埋藏物的,只有在数额较大的情况下才构成侵占罪。而“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刑法和司法解释均未予明确。

    播放量:480 2022-06-09
  • 职务侵占会判多久

    康欣律师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是拘役;数额巨大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可以并处没收财产。

    播放量:1346 2022-06-08
范超律师

河南良承律师事务所

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

咨询该律师
  • 职务侵占数额上千万元怎么判刑

    1456人阅读

    职务侵占数额达上千万元属数额极为巨大情形,依《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可判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没收财产。实际司法中,量刑会综合犯罪情节、被告人认罪态度、退赃退赔等因素。若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可能从宽处理。被害人可提附带民事诉讼要求归还财物或赔偿损失,此类行为必受严厉刑事制裁以维护秩序正义。

  • 职务侵占罚金归谁

    1126人阅读

    在职务侵占案件中,罚金依法上缴国库。罚金是刑事处罚方式之一,缴纳的罚金会用于公共事务和社会服务,如修路、建学校等。罚金数额综合犯罪情节、违法所得、造成损失及被告人经济状况等确定,既能惩罚犯罪又能预防犯罪,维护公平正义。且罚金执行须严格按程序,确保上缴国库助力国家建设。

  • 职务侵占600万退回了怎么判

    1711人阅读

    职务侵占600万属数额较大,法定刑为五年及以上有期徒刑,可并处没收财产,退赃不改变犯罪本质和法定刑。但量刑时法院会酌情考量退赃情况,因显示悔罪之意可能从轻处罚,如在五年以上基础上适当减刑。具体量刑要综合犯罪情节、危害后果、主观恶性等因素,由法院依法判决。

  • 挪用公司资金5万元怎么处理

    1385人阅读

    挪用公司5万块钱属于违法行为。挪用时间短且及时归还,可能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数额大用于营利活动或超三个月未还,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公司有权报案,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应与公司协商还钱,争取公司谅解以减轻法律责任,同时要认识错误,不再重犯,做守法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