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经营管理精选解答 > 子公司业绩算不算总公司的呢

子公司业绩算不算总公司的呢

时间:2024.06.16 标签: 公司经营 经营管理 阅读:1030人
律师解析:
不能。总公司子公司分别为独立法人,总公司不能采用子公司业绩。根据《公司法》规定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但是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总公司承担。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十四条
公司可以设立分公司。设立分公司,应当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分公司不具有法人资格,其民事责任由公司承担。公司可以设立子公司,子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依法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兹证明___是我公司员工,已连续在本单位工作多少年,最高学历为什么,该同志目前在我单位担任某职务,在职期间工作表现怎样,目前该员工的身体状况如何。特此证明。民事主体从事民......

先写好工作证明,找你所在的人事部,盖章。工作证明________________:兹证明________是我公司员工,在________部门任________职务。至今为......

1、检查公司财务。2、监督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及提出罢免建议。3、要求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纠正其损害公司利益的行为。4、提议召开及召集、主持临时股东会会议。5、向股东......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隐名股东认定股东资格有哪些规定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认定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因违反《民法典》的规定被认定无效。

    播放量:1129 2022-06-15
  • 如何确认股东资格

    刘婉芬律师

    隐名股东在请求确认其为公司股东时,需提供证据证明其与名义股东之间存在合法有效的代持股协议,同时需要注意若隐名股东以规避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为目的,如为规避法律禁止某些主体投资特定行业的禁止性规定,以他人名义投资,则隐名股东与名义股东之间签订的合同会因违反《民法典》的规定被认定无效。

    播放量:940 2022-06-15
  • 股东分红的条件是什么

    彭彦林律师

    股东分红的基本条件:只要企业的收益大于支出,也就是盈利,股东便可以分红,这是基本条件。另外,还有一个是事先约定,有的企业为了发展需要或者对于股东回本诉求,也有约定了3年没有现金分红的情况。还有的企业,以股票增发的形式分红来替代现金分红。

    播放量:340 2022-06-09
张雄涛律师

北京风展律师事务所

张雄涛律师,中共党员,北京风展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副书记、执行主任。具有律师、美国注册法务会计师、高级企业合规师等资格。现任北京市东城区律师协会代表,东城区律师协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并购重组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代理的李某诉天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荣获2019—2021年度北京市法律援助优秀案例。 张雄涛律师自执业以来,在金融证券,税务,合同,债权,公司等民商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专业经验。

咨询该律师
  • 经纪公司违约金一般多少合适

    1583人阅读

    经纪公司违约金合适数额需视具体合同约定与实际情况。违约金应与违约损失适配,补偿直接和间接损失。合同有明确约定则依约执行,无约定时司法实践中法官会考量违约性质、程度及守约方损失等酌情判定。一般不超合同标的额30%,具体数额要结合案件事实与法律规定综合判断。

  • 经纪公司违约金怎么算出来的

    1502人阅读

    经纪公司违约金通常依合同计算,着重考量违约给公司带来的实际损失,如履行成本增加、预期利益损失等,也会参考行业惯例与市场情况。若合同明确计算方式,按约执行;未明确则以违约方获利加弥补守约方损失的合理费用确定。例如合同约定违约方支付合同金额30%为违约金,100万合同金额对应30万违约金。总之,计算需综合多因素,秉持公平合理原则。

  • 经纪公司违约金怎么算

    1230人阅读

    经纪公司违约金计算主要依合同约定,合同会明确违约行为及对应违约金金额或计算方式。若合同无约定,可参照法律法规和行业惯例。实际中常见按合同总金额(20%30%左右)、未履行部分计算,还需弥补实际损失。违约金过高或过低可请求法院调整,确定时要结合合同和实际情况,确保合理合法。

  • 本人不知情被成为法人怎么处理

    1061人阅读

    不知情成为法人可如此处置:先搜集能证明不知情的文件、沟通记录等相关证据,向公司登记机关(一般是工商局)申请撤销登记,说明身份被冒用情况。若登记机关拒绝或未回应,可提起行政诉讼要求撤销错误登记。此外,若他人冒用身份违法经营构成侵权,可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包括名誉损害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