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1人阅读
在我国现行刑法中,未满十四周岁人群原则上不负刑事责任,但行为并非不受法律规范限制。必要时可依法实施专业化纠正教育,其不当行为致他人民事侵权,法定监护人担责。不过,某些极端严重罪行,经最高检核实批准,未满十四周岁者也可能被追究刑责,概率极低。法律对未成年人的保护与约束是综合考量的结果。
1207人阅读
刑事犯罪的构成如同搭建房子,需几个关键支柱。主体是根基,要达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有责任能力;主观方面如设计理念,含故意与过失;客体似核心,是犯罪行为侵犯的社会关系;客观方面像建造过程,要有犯罪行为、危害结果及因果关系。不同罪名构成要件有别,这几方面是判断刑事犯罪的重要支柱,缺一不可。
1072人阅读
在刑事司法领域,刑事诉讼定罪需构建完整证据链,指纹只是其中一项证据。被盗现场勘查情况、被盗物品去向、嫌疑人供述、证人证言等都很关键。仅有指纹无其他证据相互印证,无法证明嫌疑人实施入室盗窃,因指纹可能因多种合理原因出现。定罪要遵循证据确实充分、排除合理怀疑原则,不能仅靠单一指纹证据。
1288人阅读
检察院依法享有检察权,属司法权范畴。其检察权包括对刑事案件的审查逮捕、审查起诉,对刑事、民事、行政诉讼活动的监督,以及职务犯罪侦查。实际工作中,检察院通过行使这些权力维护法律实施,如刑事诉讼中严谨履职并监督全过程。检察权与法院审判权相互配合、制约,共同构建司法体系,保障社会公平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