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处罚辩护精选解答 > 知情没参与诈骗会如何判

知情没参与诈骗会如何判

时间:2024.09.26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处罚辩护 阅读:1447人
律师解析:
不会被判刑的。
犯罪处罚的是行为,没有参与一般不用担责,除非有共谋或帮助行为。
一般而言我国诈骗罪的立案一般以3000元为起点。
只要个人诈骗财物到达3000元以上的便可立案。
个人诈骗公司财物达到3万元以上时就属于数额巨大,如果个人诈骗财物达到20万元以上的就属于诈骗数额特别巨大.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
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视情况而定:一、如果有证据证明其确实犯容留他人吸毒罪,一般来说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管制或者拘役;二、如果没有其他证据证明其犯该罪,则不会判处刑罚。......

构成挪用公款罪。挪用公款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

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法律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非法聚众罪是什么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就是非法聚众罪。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139 2022-06-15
  • 非法聚众罪怎么定义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262 2022-06-15
  • 刑法对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理

    刘欢律师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犯罪,依照刑法的规定,在其头脑清醒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播放量:1421 2022-06-15
李贻军律师

广东律盛律师事务所

李贻军律师毕业于四大政法院校之一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现为广东律盛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系全国律师协会和广东省律师协会会员。从事法律职业15年,处理了大量的民事纠纷与刑事纠纷,李律师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大量的实践相结合,办理了数千宗案件,尤其擅长股权转让,债务债权,劳动争议,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及婚姻家庭事宜,并担任多家公司的法律顾问。李贻军律师对待工作兢兢业业,利用自身丰富的法律知识和熟练的实战经验,充分的保障了客户的权益,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咨询该律师
  • 盗窃20元左右怎么处理

    1951人阅读

    日常生活中,盗窃20元左右通常不认定为盗窃罪,因其未达立案标准(一般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但该行为仍属违法,会受治安管理处罚,依《治安管理处罚法》,一般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能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能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特殊盗窃情形,即便20元左右也可能构成犯罪,具体处罚依实际情况而定。

  • 帮信罪判处罚金多少

    1040人阅读

    帮信罪判处罚金数额依据犯罪情节等确定。一般情况下,罚金在违法所得一倍到五倍之间;违法所得难以计算的,处五万元以下罚金。如违法所得10万元,罚金可能在10万至50万元裁量;无法查明违法所得,则处5万元以下罚金。具体数额由法院综合犯罪严重程度、社会危害性等因素考量裁量,以彰显法律公正公平。

  • 判刑后怎样申请监外执行

    1656人阅读

    判刑后申请监外执行需满足特定法定条件,包括患严重疾病需保外就医(省级政府指定医院诊断并开具证明)、怀孕或哺乳、生活不能自理且对社会无危害。申请时本人或家属向执行机关递交书面申请及相关证明材料,执行机关审查后上报批准,获批即可监外执行,期间需遵守规定,违规可能被重新收监。

  • 寻衅滋事罪案判刑多少年了

    1472人阅读

    寻衅滋事罪判刑依犯罪情节而定。一般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纠集他人多次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还可能处罚金。司法实践中,法院综合考量手段、次数、危害后果等因素,有自首、立功情节,或积极赔偿获谅解,也会影响量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