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合同违约精选解答 > 合同法中违约金的性质是怎样的

合同法中违约金的性质是怎样的

时间:2024.05.04 标签: 合同事务 合同违约 阅读:1009人
律师解析:
违约金当事人通过约定而预先确定,并且违约金在弥补守约方损失的同时,还具有对违约方的惩罚作用。
违约金由双方协商确定,没有数额的限制,一般是根据双方预测的因一方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小来确定的。
发生一方违约后、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时,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发生的损失,守约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增加违约金;
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违约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减少违约金。
违约金过高的比较标准为守约方的实际损失,实际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履行利益损失。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
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予以适当减少。
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

从违约的情节考虑,一方的违约使合同履行成为不必要或不可能,便构成根本违约。从违约的后果考虑,以过错作为判断因素之一的违约后果具有严重性才是合同解除的根本原因,而判断违约后......

收了定金后如果是收受的一方违约的,应当双倍返还给付方定金;如果给付方违约的,则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定金制度旨在担保债权的实现,其作为一种违约责任形式,主要体现于上述法律关于......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合同违约金的标准及计算方法是什么

    肖建华律师

    违约金,是指根据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当一方当事人违约时,应当向对方当事人支付一定数额的金钱。合同当事人可以约定违约金额以及违约金计算方式。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计算方式或者违约金额并不是说不能调整。

    播放量:817 2022-06-09
  • 合同纠纷起诉条件有哪些

    徐昌兴律师

    (1)起诉的实质条件:有合格的原告,即原告必须是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自然人、法人或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合同纠纷案件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播放量:1177 2022-06-08
  • 如何确定建设工程合同纠纷管辖

    徐昌兴律师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三条的规定,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由被告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管辖。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由施工工程所在地人民法院专属管辖。

    播放量:1475 2022-06-08
栾瑞轩律师

辽宁安行律师事务所

栾瑞轩律师对法律问题的理解全面、务实、透彻,在民商事诉讼方面以当事人的权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为出发点,注重诉讼主体、法律关系的审查,注重穷尽证据和穷尽法律适用,通过程序与实体并重,力求法律事实与客观事实的统一,能够从实际法律效果出发,运用灵活的诉讼和非诉方法实现当事人合法利益最大化。

咨询该律师
  • 买货交了定金没签合同能退吗

    1771人阅读

    交付定金却未签合同的情况常见。因交付方原因未订合同,定金不退;因收取方原因则双倍返还;双方无过错应返还。定金退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考虑定金性质、双方约定等因素。若有分歧,先友好协商,协商不成可向法院诉讼。交付定金时要谨慎,明确权利义务以避免纠纷。

  • 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1517人阅读

    承担违约责任的主要方式有持续履行,要求违约方按约定继续履行义务;采取补救措施填补损害;赔偿直接和间接损失;支付违约金按预设金额或方式执行;定金罚则按收取与付款方不同情况处理;还有解除合同。选择何种违约责任方式,要依据合同条款和实际情况综合判断。

  • 汽车签合同后能退吗

    1220人阅读

    判断汽车签合同后能否退,关键看合同约定与实际情况。若合同明确可退车情形且满足条件,可按约办手续;因消费者自身原因不想买,通常要担责,退车不易;合同未明确约定,可先与销售商协商,协商无果可向消协或相关部门投诉。总之,能否退车需综合合同条款与实际情况确定。

  • 合同可以约定排除不可抗力吗

    1742人阅读

    在合同撰写中不能直接将不可抗力因素完全排除。不可抗力指无法预见、避免和克服的极端外部环境影响,如天灾、战争等。法律规范此类事件以均衡庇护合同各方利益。合同双方可协商细化不可抗力范畴及后果承担责任,但不能单方面彻底排除,因可能致合同关系倾斜、条款无效,排挤不可抗力不符合法律原则和精神,难获法律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