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合同效力精选解答 > 婚纱摄影交的定金可以退吗

婚纱摄影交的定金可以退吗

时间:2024.09.16 标签: 合同事务 合同效力 阅读:1006人
律师解析:
1、一般来说定金不应该超过全款的百分之二十。
2、定金退还应包括两种情况,如果顾客违约,无权要求返还定金,如果是影楼违约,应当双倍返还定金。
3、可以与店家协商,退还一部分,协商不成的,可以起诉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
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果。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六条
定金的数额由当事人约定;
但是,不得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百分之二十,超过部分不产生定金的效果。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因此,夫妻一方可以代签合同,如果另一方当事人可以基于善意相信其为夫妻双方共同意思表示,合同对夫妻双方有效。但是收养协......

李朝律师
李朝律师
13468865997
咨询我

业务专用章只对业务工作具有法律效力。1、对财务、人事等没有法律效力。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2、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

李朝律师
李朝律师
13468865997
咨询我

合法签订的借款合同有效。酒醉时签订的合同无效,合同有效要求是当事人意思表示真实,酒醉时人大脑不清醒,不能认识到自己签订合同的行为造成的可能后果,也不清楚该行为的意义,显然......

李朝律师
李朝律师
13468865997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满足什么条件离婚财产分割协议无效

    沈阳律师

    离姻财产分割协议书无效的情形有: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签订的合同无效;2.合同双方以通谋虚伪意思表示签订的合同无效;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合同无效;4.违背公序良俗的合同无效;5.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无效。

    播放量:786 2022-06-15
  • 合同生效的条件有哪些

    任大文律师

    合同的一般生效条件如下:(1)当事人具有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所谓相应的订立合同的能力,是指合同主体据以独立订立合同并独立承担合同义务的主体资格。

    播放量:523 2022-06-09
  • 劳务合同到期后怎么处理

    肖建华律师

    劳务合同到期应当按照一般的民事合同关系处理。因为,法律上所称的劳务合同,是当事人各方在平等协商的情况下达成的,就某一项劳务以及劳务成果所达成的协议。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有着本质上的差别,劳务合同受民法及合同法的调整。

    播放量:476 2022-06-09
李朝律师

上海国翎(西安)律师事务所

李朝律师,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本科,学士学位,主要专业领域:合同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征迁补偿,婚姻家庭,执业以来办理各类民商事案件上百起,办案经验丰富,作风务实,思维敏捷,善于换位思考、高效沟通。执业期间坚持正义,精于钻研,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提供专业的法律服务,深得当事人信赖和认可

咨询该律师
  • 主播合同有法律效应吗

    1190人阅读

    主播合同具备法律效益是以依法设定为基础的。一份有效且有约束力的主播合同需多方面考察,包括签订双方有实施合同的民事能力、条款基于双方自愿真实意向表达、内容不触犯法规和公序良俗。符合标准时双方应履行权利义务,一方违约另一方可行使权力要求其担责。合同法律效力首要取决于签署过程的合法完备程度。

  • 未成年被骗签合同有效吗

    1440人阅读

    关于未成年签合同的相关情况:一般未成年被骗签的合同无效。八周岁以下娃签的合同无效;八周岁以上签的与年龄、智力匹配的合同有效,不匹配的需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不追认则无效。被骗签的合同可撤销,撤销后无效,但另一方无恶意且给了合理代价的,合同可能有效,需具体分析,要谨防未成年掉入合同陷阱。

  • 双方打架和解协议书签订后有效吗

    1171人阅读

    双方打架后签订的和解协议书通常具备法律效力。若协议内容不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且已履行义务,明确责任、赔偿金额及支付方式等并签字确认,就对双方有法律约束。但存在欺诈、胁迫或违反公序良俗等情况,协议可能无效或可撤销。起草签订要谨慎,必要时可咨询律师保障权益。

  • 车辆挂靠合同有效吗

    1213人阅读

    车辆挂靠合同在商业领域常见,是一方将车辆挂靠在另一方名下以获便利或资质。其有效性不能一概而论,需依据合同条款、法律法规及实际情况判断。若内容不违背强制规定,双方真实意愿且无欺诈等,通常有效;但违反相关规定或为非法目的签订的则可能部分或全部无效。签订前双方应了解法规,避免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