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抵押担保精选解答 > 欠款人无力偿还跑路了,担保人该怎么办

欠款人无力偿还跑路了,担保人该怎么办

时间:2024.08.02 标签: 债权债务 抵押担保 阅读:988人
律师解析:
担保人对于借款人跑了的处理:
1、积极应诉处理;
2、审查担保期限,担保期限已过的,担保义务免除;
3、法院判决承担担保义务的,承担后向债务人追偿。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
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
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买二手房是可以申请办理公积金贷款的。缴存住房公积金的职工,在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时,可以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应当自受理申请......

李超律师
李超律师
18722100597
咨询我

抵押贷款如果是商业贷款,正常情况下是二十五个工作日就可以到账了。如果是市属公积金贷款,用时相对较短,十五到二十个工作日就可以到账了。如果是国管公积金,用时相对较长,在市属......

李超律师
李超律师
18722100597
咨询我

1、按银行要求提供基本的资料,2、进行房产评估、贷前调查、审批。3、批贷后银行做抵押登记的网申、打印盖章手续。4、和银行抵押登记代理人一同去房屋所在区县建委办理房屋抵押登......

李超律师
李超律师
18722100597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反担保人要承担债务吗

    敬雯婧律师

    反担保人要承担债务。反担保是指在债权债务关系中,债务人的债务由第三人向债权人提供担保,同时债务人向提供担保的第三人提供担保的行为。债权人的债权应当得到偿还,一是债务人,二是担保人即第三人。

    播放量:1032 2022-06-08
  • 唯一住房法院能否执行

    郑晓龙律师

    唯一住房并非不能执行。司法实践证明,以往在被执行人只有一套住房的情况下,法院不能强制执行。社会各界对此反映非常强烈。最高人民法院的执行新规,将有望打破一些老赖的幻想,有效破解执行难,增加债权人的胜算。

    播放量:961 2022-06-07
  • 抵押贷款利率是多少

    蹇玥律师

    抵押贷款利率制定是参照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基准利率,实际利率在此基础上下一定范围内浮动。所以具体到每家银行的产品,还要看各家银行是如何规定的。当然房产抵押方式不同,利率也不同。

    播放量:534 2022-06-07
李超律师

天津益清律师事务所

李超律师,拥有扎实的法学功底和良好的道德品行。主要从事民商事、刑事诉讼案件和企业风险防控。 李超律师办案认真负责、勇于创新、思路严谨独特,注重实际问题的解决、侧重法律风险的防范和化解。凭借丰富的法律实践经验和诉讼技巧,以良好的职业道德、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工作责任感有效地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对不同类型的案件都能够从不同的视角剖析案件的核心,抓住问题细枝末节,运用法律方法尽其所能。其执业理念和宗旨是:以专业解决纠纷,以诚信期许未来。

咨询该律师
  • 担保金比例不得低于多少

    1995人阅读

    担保金比例设定详项准则因法典与合约差异而定。在借款、出租等多数经济活动中,无全国统一法定机构和最低比例限制。不过,工程建筑履约保证金常为合同总金额5%-10%,投标保证金一般不超项目预估价值2%。实践中,其比例受交易双方商议、风险分析及行业传统影响。有法规或合同明确规定应遵循,无明确规则则双方商定。

  • 贷款抵押费能退吗

    1114人阅读

    贷款抵押费能否收回取决于多种因素。要先查阅贷款合同,明确业主依约返还抵押费的条件。若抵押费收取存在违法违规,如未提供匹配服务却强制高额收费、超出法定标准等,有权要求退还;若收取合规且提供了相关服务,退还可能不被支持。建议查阅合同和凭据,权益受损先与贷款机构协商,协商不成可考虑法律手段。

  • 签了担保合同要承担什么责任

    1661人阅读

    担保合同签署后,保证人责任因保证类型而异。普通保证下,主合同纠纷未经审理及对债务人强制执行仍无法偿债时,保证人可拒担责;连带责任保证中,债务履行期届满债务人未履行,债权人可要求债务人或保证人担责。保证人担责后有向债务人追偿权。担保责任受合同约定与法规规范,签合同时要全面评估责任与风险。

  • 保证期限最长是几年

    1002人阅读

    我国相关法律制度规定,保证期间主要依当事人明确约定决定。若未达成共识或约定不明,自主债务履行期限截止日起算,时长六个月。原则上当事人可自由协商保证期间,无最高期限限制。但实践中,约定过久可能无效或不合理。保证期间是保证人担责关键期,债权人应依法行权,否则保证人责任可能豁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