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资福利精选解答 > 公积金贷款如何贷款

公积金贷款如何贷款

时间:2024.10.22 标签: 劳动纠纷 工资福利 阅读:1219人
律师解析:
公积金贷款流程如下:
1、借款人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需要向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提出书面申请,并填写有关资料。
2、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负责资格审查及合同的填写,同意后,借款人与中心签订相关合同或协议,并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办理保险。
3、贷款手续办理完毕后,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给银行签发准予贷款的通知书,银行接到贷款通知书后办理贷款划付手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条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不得违反法律,不得违背公序良俗。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老板欠工资不给最有效的方法:1、找老板协商。双方各让一步,争取能尽快达成和解。2、可以打12333举报,或投诉到劳动监察大队。3、申请劳动人事争议仲裁。4、到人民法院起诉......

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机关申请仲裁,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支付令。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

试用期辞职当然有工资,只要提前和单位申请过了,那么单位没有任何理由不给工资。要是单位恶意不给,可以向当地劳动部门投诉。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谁来缴纳

    钟玉琳律师

    停薪留职五险一金由单位和劳动者协商谁来缴纳。停薪留职是指为了使特定职工有期限离岗停薪并保留职工身份,而由用人单位与该职工依法签订的,约定停薪留职期间双方相互权利和义务的合同,协议有效期一般不超过二年。

    播放量:1397 2022-06-15
  • 关于未婚生育有产假工资吗

    胡静律师

    有的。可以拿着孕检证明等等的有效材料跟公司申请。女职工产假期间的生育津贴,对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对未参加生育保险的,按照女职工产假前工资的标准由用人单位支付。

    播放量:1392 2022-06-07
  • 招用童工要会受到哪些处罚

    钟玉琳律师

    招用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工作属于招用童工;招用单位构成非法用工,将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给予处罚,并应当责令用人单位限期将童工送回原居住地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如果逾期将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罚款,并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其营业执照或者由民政部门撤销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

    播放量:1457 2022-06-07
杨世远律师

北京天驰君泰(宁波)律师事务所

杨世远律师,1978年生,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国家一级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华律师协会会员,浙江省律师协会会员。曾任职民营上市公司人力资源主管、外资公司人力资源经理等职务。2019年加入北京天驰君泰(宁波)律师事务所,现任律所劳动法律业务部主任,在企业合规领域,特别是人力资源合规领域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擅长劳动争议类案件、婚姻家事类案件(离婚纠纷、离婚后财产纠纷、变更抚养权纠纷等)、合同纠纷类案件、侵权纠纷类(交通事故等)案件。

咨询该律师
  • 假期工干了几天不想干了工资给

    1917人阅读

    假期工干没几天不想干,工资应发。我国法律规定,用人单位需按劳动者实际工作天数支付报酬,劳动者付出劳动就有获酬权利,单位不能因工作时间短拒发工资。若假期工想拿到工资,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结算;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通过合法途径维护权益,这是劳动者应得回报。

  • 有劳动合同拖欠工资怎么起诉

    1369人阅读

    有劳动合同且遭遇拖欠工资,起诉步骤如下:先准备劳动合同、工资流水等相关证据,证明劳动关系及拖欠工资事实;向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基层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提交写清诉讼请求的起诉状。法院受理后安排开庭,双方举证、质证、辩论。若用人单位不履行判决,判决生效后可申请强制执行,劳动者应依法维权。

  • 美容店老板乱扣工资怎么解决

    1065人阅读

    若美容店老板胡乱扣工资,首先应心平气和与老板沟通,指出不合理处并要求解释与改正,同时保存沟通记录。若沟通无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备好劳动合同等工作证据,监察部门会调查督促老板改正。若问题仍未解决,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全程要妥善保存相关证据维权。

  • 微信反映欠薪线索多久能出结果

    1159人阅读

    通过微信反映欠薪线索后,相关部门处理结果无固定期限,依具体情况而定。简单情况数周可能出结果,复杂的涉及劳动关系、证据收集等,处理时间或延长至数月。等待期间可通过微信或其他渠道查询进度,主动与劳动监察部门沟通。仅反映线索未必能解决问题,可能需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权,要关注事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