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取保候审精选解答 > 逮捕后还能取保候审吗

逮捕后还能取保候审吗

时间:2024.07.10 标签: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 阅读:947人
律师解析:
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就可以。
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八条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决定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应当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强奸罪与其他犯罪是一样的,只要符合条件的就可以办理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夏雁律师
夏雁律师
15106118288
咨询我

满足取保候审的条件就可以。《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

夏雁律师
夏雁律师
15106118288
咨询我

看具体情况。取保候审只是一种较为自由的强制措施,而不是最终的刑事判决,因此,并不是说只要办理取保候审了,被告人就没事了,虽然不用再被关押到看守所里,还是要等候审判的。既然......

夏雁律师
夏雁律师
15106118288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申请取保候审的流程

    彭彦林律师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3、取保候审的执行。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播放量:943 2022-06-09
  • 取保候审多久必须结案

    覃程律师

    为了防止长期取保,既不结案,也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播放量:361 2022-06-09
  • 批捕后能取保候审吗

    覃程律师

    能。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批捕后也能取保候审的。根据《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播放量:957 2022-06-09
夏雁律师

江苏天刚律师事务所

江苏天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法学学士,浙江大学金融研究生在读,2012年执业至今,担任知名网站的法律频道特约评论员。 主要业务领域为民商事诉讼、企业法律服务、商业谈判、企业财税服务等。在执业过程中,一惯坚持“尽职、专业、高效”的服务理念,获得了委托人的信任与好评。目前在江苏银行等商业银行以及其他企业担任法律顾问。

咨询该律师
  • 赌博被拘留30天后取保候审了怎么办

    1039人阅读

    取保候审只是诉讼程序第一步,期间要严格守法,不能擅自离所居区域,住址、工作单位、联系方式有变化须24小时内告知执行机构,接到传唤要准时到指定地点,积极配合司法调查审理。建议尽早聘请律师提供专业咨询、提交辩护意见。案件后续还会历经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审理,依具体情况和证据裁决。

  • 警察进看守所办理取保要多久能出来

    1426人阅读

    取保候审审批时限无统一标准,公安部门通常在收到申请后七个工作日内答复是否批准。实际审批时间受案情复杂程度、证据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案件事实清、情节轻、嫌疑人威胁小且符合法定条件,审批可能加快,反之则可能延长。需注意,取保候审不意味着案件结束,被保人要遵守规定,随时配合后续工作。

  • 赌博被抓在拘留所怎么去保释

    1043人阅读

    参与赌博活动被捕后能否保释需多方面考量,关键是赌博行为性质、后果及嫌疑人自身情况。我国“保释”即“取保候审”,符合相关规定,如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或可能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无严重社会危害,嫌疑人等可申请。申请要提交申请书并提供保证人或保证金,司法机构将限期裁定。

  • 开设赌场盈利2万元可以取保吗

    1954人阅读

    涉案金额两万元的开设赌场案,能否取保候审需综合判断。可能判处管制、拘役等,或判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取保能避免社会危害的可考虑。初犯、认罪悔罪、退赃、情节轻微且无再犯风险有取保可能;有前科、有恶劣行径或社会负面影响大则取保困难。最终由执法机构依个案裁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