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贪污受贿辩护精选解答 > 行贿罪该怎样认定

行贿罪该怎样认定

时间:2024.06.03 标签: 刑事辩护 贪污受贿辩护 阅读:935人
律师解析:
行贿罪的认定,可以考虑从构成要件入手:
(一)客体要件
本罪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其中,主要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职务的廉洁性;
次要客体是国家经济管理的正常活动。
另外,行贿罪的犯罪对象是财物。
这里所说的财物,与受贿罪中的财物相同。
(二)客观要件
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
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或者在经济往来中,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的行为。
上述行为须达到一定界限才能构成犯罪。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凡是年满16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
(四)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九条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视情况而定,看监察机关认为是否有搜查的必要。根据我国《监察法》的规定,监察机关可以对涉嫌职务犯罪的被调查人以及可能隐藏被调查人或者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

范超律师
范超律师
13938229951
咨询我

行贿2万元会坐牢。该行为构成行贿罪,行贿数额在2万元以上的,应当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法律规定,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

范超律师
范超律师
13938229951
咨询我

无证据的匿名举报不违法。如果举报人没有明确的证据的,在举报时也应该尽量提供所知道或掌握的线索,以便司法机关能及时有目的地开展调查。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

范超律师
范超律师
13938229951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贪污罪量刑标准是什么

    覃程律师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是指利用职务上主管、管理、经手公共财物的权力及方便条件。受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占有国有财物的,以贪污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播放量:595 2022-06-09
  • 受贿罪能判多少年

    周玲律师

    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较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播放量:975 2022-06-09
  • 贪污罪量刑标准

    康欣律师

    1、贪污数额较大或者,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2、贪污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3、贪污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播放量:588 2022-06-08
范超律师

河南良承律师事务所

受人之托 忠人之事

咨询该律师
  • 挪用公款45万最多能判多少年

    1133人阅读

    挪用公款45万属数额较大。我国《刑法》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超三个月未还,或未超三个月但用于营利、非法活动,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如挪45万用于一般用途且超三个月未还,一般量刑在此区间。但最终量刑需综合犯罪情节、自首立功、退赃等因素,法官会依具体情况公正判决。

  • 挪用公款几年不追诉

    1731人阅读

    挪用公款罪追诉时效依犯罪法定最高刑而定。数额较大用于营利或超三个月未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追诉时效五年;数额特别巨大且不退还,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追诉时效十五年。但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后,嫌疑人逃避侦查审判不受追诉期限限制,追诉期内犯新罪,前罪追诉期从犯后罪之日重算。

  • 挪用公款罪的金额认定标准是什么

    1191人阅读

    挪用公款罪金额认定有三种情况:挪公款用于非法活动,三万元以上为定罪起点;用于营利活动或超三个月未还,五万元以上为起点。多次挪用,未还则累计数额;用后挪还前挪,以案发未还实际数额认定。但定罪量刑不光看金额,还需综合考虑用途、时间、是否归还等多种因素。

  • 挪用公款罪数额特别巨大怎么判

    1484人阅读

    挪用公款数额特别巨大且归个人用于非法活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甚至无期徒刑;用于营利活动或超三个月未还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依司法解释和具体案件认定。司法实践量刑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如公款用途、是否归还、损失情况、认罪态度等,有自首、立功等情节可从轻处罚,挪用公款须严肃对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