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离婚精选解答 > 父母离婚后孩子跟谁住?

父母离婚后孩子跟谁住?

时间:2024.10.18 标签: 婚姻家庭 离婚 阅读:927人
律师解析:
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根据《民法典》规定,经人民法院判决不准离婚后,双方又分居满一年,一方再次提起离婚诉讼的,如法院认定双方之前的感情确已破裂的,应当准予离婚。分居是证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搜集......

祖父母没有探视权。按照法律规定,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另一方有协助的义务。“父或母对子女的探视权”是基于父母子女关系这种特定的身份而享有的权......

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即可。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法院经调解无效的,会准予离婚:(一)重婚或者与他人同居;(二)实施家庭暴力或者虐待、遗弃家庭成员;(三)有赌博、吸毒等恶习屡......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遭遇家庭冷暴力能离婚吗

    胡静律师

    婚姻冷暴力可以离婚。如果受害方想离婚,但对方又不同意的情况下,受害要求离婚,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如果经过调解任然无法继续维持婚姻,则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播放量:1156 2023-06-06
  • 离婚案件收到法院传票还可以调解吗

    胡静律师

    离婚收到法院传票法院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的时间和方式,法律没有规定,由案件承办人自己根据案件审理情况来决定,庭前可以,庭后可以,在开庭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播放量:1403 2023-06-06
  • 起诉离婚的流程是什么

    胡静律师

    诉讼离婚的手续: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3、法院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4、民事庭受案后,向另一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

    播放量:1416 2023-06-06
王筱倩律师

安徽明锐律师事务所

王筱倩律师,擅长合同纠纷,家事纠纷,劳动争议,公司纠纷以及法律顾问服务。专业知识过硬,执业能力突出,办案风格亲切耐心,致力于通过良好的沟通为每一位当事人提供良好的法律服务。

咨询该律师
  • 老婆出轨怎么取证据和证据

    1340人阅读

    获取老婆出轨证据可从通讯记录、社交软件及外出行踪信息等方面入手,且要合法合规。我国公民有隐私权,但婚姻出轨有例外。运营商在一定条件下有义务提供通讯记录,合法获取的社交软件聊天记录、外出行踪信息等可作证据,严禁窃听偷拍,遇法律问题可咨询专业人士。

  • 即墨办离婚需要多少费用

    1762人阅读

    在即墨办理离婚,协议离婚需缴9元工本费,手续简便费用低。诉讼离婚诉讼费按标的额计算,财产不超20万无需另交,超20万部分按0.5%交纳。此外,律师费等其他费用因案而异,由律师与当事人协商。当事人决定离婚方式时,要充分考量费用情况,结合自身实际做出选择。

  • 收到传票后多久开庭离婚有效

    1116人阅读

    收到离婚案件传票后,开庭日期一般在一至三个月左右,但具体安排取决于法院案件管理进度和法律程序。开庭时间、地点等信息会标注在传票上。若对开庭日期有疑虑或有正当理由无法按时到庭,可向法院申请调整。因离婚案涉及个人权益,要做好准备,收集证据、了解必备材料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婚姻中一方瘫痪离婚诉讼怎么办

    1163人阅读

    婚姻中一方瘫痪,另一方提起离婚诉讼需综合多因素判断,一定条件下可获支持,法院会安排好瘫痪方扶养问题。《民法典》规定夫妻有扶养义务,但因履行义务严重影响自身权益时,离婚诉求有被支持可能。法院审理会考量双方感情基础、瘫痪原因、经济状况等,感情破裂且调解无效才准予离婚,同时保障瘫痪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