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离婚精选解答 > 一方坚持不离婚另一方是否能离得掉

一方坚持不离婚另一方是否能离得掉

时间:2024.05.06 标签: 婚姻家庭 离婚 阅读:895人
律师解析:
一方坚持不离婚,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离婚,只要可以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法院调解无效,会准予离婚的。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九条 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户口本和身份证。《婚姻登记条例》第十七条规定,结婚证、离婚证遗失或者损毁的,当事人可以持户口簿、身份证向原办理婚姻登记的机关或者一方当事人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

分居协议书在离婚过程中非常有用。因为,如果夫妻只是在法庭上说已经分居,但是无法拿出什么证据,那么法院是不会相信和采纳的。所以,分居协议书最大的用于在于,可以证明夫妻确实分......

可以。离婚可以分为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协议离婚需要到婚姻登记机关去办理,诉讼离婚需要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由法院出具离婚判决书。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遭遇家庭冷暴力能离婚吗

    胡静律师

    婚姻冷暴力可以离婚。如果受害方想离婚,但对方又不同意的情况下,受害要求离婚,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如果经过调解任然无法继续维持婚姻,则向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播放量:1156 2023-06-06
  • 离婚案件收到法院传票还可以调解吗

    胡静律师

    离婚收到法院传票法院也可以进行调解。调解的时间和方式,法律没有规定,由案件承办人自己根据案件审理情况来决定,庭前可以,庭后可以,在开庭过程中也可以。根据法律规定,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当准予离婚。

    播放量:1403 2023-06-06
  • 起诉离婚的流程是什么

    胡静律师

    诉讼离婚的手续:1、到人民法院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2、经立案大厅审查符合立案条件,准予立案后。3、法院将案件移送民事庭,由民事庭进行审理。4、民事庭受案后,向另一方发出传票,要求其在某个时间到庭应诉。5、双方到庭后,由法院进行调解。6、法院通过开庭审理,作出准予离婚或不准予离婚的判决。

    播放量:1416 2023-06-06
陈萃璐律师

天津益清律师事务所

陈萃璐律师,985院校硕士毕业,天津益清律师事务所律师。生于法律世家,父亲是一位从业多年的老律师,深受父亲熏陶,对律师行业充满敬畏。陈萃璐律师法学理论功底扎实,做事认真负责,专长包括但不限于婚姻家庭、合同纠纷、债权债务、房产纠纷等各类民商事案件,从业以来代理的数百起案件中大多数案件均以胜诉或调解结案,最大限度的维护了当事人的利益,深受当事人好评。

咨询该律师
  • 离婚调解书几天能出来

    1781人阅读

    离婚调解书通常在调解成功后十天内制作完毕并送达双方当事人,但实际时间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法院工作安排、案件复杂程度等,法院忙时可能会延长。调解中双方要配合法院、如实提供信息以确保调解书顺利制作送达。若超期未收到,当事人可向法院咨询,因其对后续生活影响大。

  • 二次起诉离婚可以异地吗

    1573人阅读

    二次起诉离婚可在异地进行。按民事诉讼法,案件通常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若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同,由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被告离开住所地超一年,原告起诉离婚可由原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若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由原告经常居住地法院管辖。被告在异地有常居地即可异地起诉,同时要注意合法收集真实有效的证据以保障诉讼顺利进行。

  • 怎样可以一次性起诉离婚

    1879人阅读

    一次性起诉离婚需满足法定条件,要证明夫妻感情破裂,如重婚、与他人同居、实施家暴、虐待遗弃家庭成员等。同时要准备起诉状、双方身份信息、结婚证等相关证据材料,向被告住所地或经常居住地法院起诉。法院受理后先调解,不成则进入审理,双方需参与庭审,法院依证据和陈述判断,感情破裂即判离,要遵循法定程序,有问题可咨询律师。

  • 欺骗他人感情怎么赔偿

    1733人阅读

    欺骗他人感情难以通过直接给物质赔偿,因感情主观难量化,法律通常不管。但若因欺骗致对方财产损失,可按规定要求还钱或赔偿;构成侵权如诽谤造谣损害名誉,对方可民事诉讼要求停止侵权、恢复名誉等并索赔。单纯欺骗感情难有明确法律赔偿标准,多受道德谴责,故应注重诚信、尊重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