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交通肇事精选解答 > 交通肇事怎么处罚

交通肇事怎么处罚

时间:2024.09.11 标签: 交通事故 交通肇事 阅读:885人
律师解析:
交通肇事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1)酒后、吸食毒品后驾驶机动车辆的;(2)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辆的;(3)明......

醉酒驾驶发生交通事故的,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第五款规定: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

构成交通肇事罪。《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肇事逃逸要怎么处罚

    徐宁律师

    肇事逃逸没有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责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逃逸情节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上有期徒刑。

    播放量:836 2022-06-07
  • 非驾驶员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吗

    徐宁律师

    一般而言,交通肇事罪的主体是驾驶员,但是非驾驶员也可能构成交通肇事罪,如负监管义务的车辆承包人安排、放任、强令他人违章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或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论处。

    播放量:697 2022-06-07
  • 肇事逃逸一定会构成犯罪吗

    徐宁律师

    肇事逃逸没有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且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发生交通事故承担主要责任或者全责的,构成交通肇事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有逃逸情节处7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上有期徒刑。

    播放量:1350 2022-06-07
广东雅捷律师事务所律师

广东雅捷律师事务所

广东雅捷律师事务所坐落于深圳南山大冲CBD,是由数位志同道合的专业律师与专家学者共同发起成立的高起点、高标准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致力于为客户提供卓越的法律咨询和代理服务。 通过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客户提供个性化的法律解决方案。

咨询该律师
  • 肇事逃逸人伤的轻微严重怎么处罚

    1788人阅读

    肇事逃逸致他人受伤,若伤情轻微未构成犯罪,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天以下拘留,需赔偿伤者医疗费、误工费等;若伤情严重构成交通肇事罪,判3至7年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判7年以上有期徒刑。逃逸者除受刑事处罚外,还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逃逸行为应受惩处。

  • 电动三轮车肇事逃逸怎么找

    1267人阅读

    遇到电动三轮车肇事逃逸事件,可通过多种办法寻找。首先拨打110报警,向警察说明事故时间、地点及车辆特征等;警察会查看监控追踪轨迹。同时向周边群众打听,若有行车记录仪记录可协助调取。还可通过社交媒体发布信息寻求公众帮助。过程中要积极配合警察,提供线索助其破案。

  • 交通事故什么情况下免刑事责任

    1478人阅读

    交通事故免予刑事责任需满足特定情形。如交通肇事致一人死亡或三人以上重伤且负主责,有自首、积极施救表现并获被害方谅解可免刑;交通肇事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主责且有酒驾等加重情节但未逃逸也能免刑;因意外事件致人员伤亡可能不构成犯罪。能否免刑要综合多因素,依法律和实践判断。

  • 剐蹭逃逸可以不拘留吗

    1977人阅读

    剐蹭后逃逸有可能被拘留。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交通事故逃逸但未构成犯罪的,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可并处15日以下拘留。若逃逸情节轻微、主动投案且如实交代,可能从轻或减轻处罚。是否拘留需综合逃逸距离、造成损失等因素判断,此行为违法,特殊情况处罚或减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