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著作权精选解答 >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如何确定

合作作品的著作权归属如何确定

时间:2024.06.11 标签: 知识产权 著作权 阅读:883人
律师解析:
对于合作作品的归属权界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我国《著作权法》第13条规定: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没有参加创作的人,不能成为合作作者。合作作品可以分割使用的,作者对各自创作的部分可以单独享有著作权,但行使著作权时不得侵犯合作作品整体的著作权。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可以在侵犯著作权罪的法定刑基础上减轻处罚。犯侵犯著作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违法所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我国《著作权法》规定,公民的作品,其发表权、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十七)项规定的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截止于作者死亡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

1;著作财产权可以作为遗产继承,但是著作人身权不能作为遗产继承。2、我国《著作权法》第二十一条第一款规定,著作权属于公民的,公民死亡后,其本法第十条第一款第(五)项至第(......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哪些行为属于侵害著作权人展览权

    罗红律师

    在未经著作权人同意或原件所有权人同意,不得自行开展展会展览该作品或者委托展览活动举办方展览该作品的原件或复印件。作者的展览权包括当其占有原件时的原件展览权和复印件展览权。

    播放量:610 2022-06-07
  • 职务作品的著作权属于谁

    罗红律师

    职务作品分为一般职务作品和特殊职务作品。(一)一般职务作品,著作权由作者(单位职工)享有。特殊职务作品,作者享有署名权,其他著作权权利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享有。(二)特殊职务作品著作权的归属,特殊职务作品,是职工是主要是利用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物质技术条件创作,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科学技术类作品。

    播放量:536 2022-06-07
  • 合作作品的概念是什么

    罗红律师

    合作作品是指两个以上的自然人,或者自然人与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两个以上的法人、其他组织共同创作的作品,称为合作作品。两人以上合作创作的作品,著作权由合作作者共同享有。

    播放量:621 2022-06-07
黄婷婷律师

广东三环汇华律师事务所

黄婷婷律师,兼具专利代理师资格,具有多年法律行业从业经验,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主要擅长知识产权、房地产、合同事务、婚姻家事等相关民商事诉讼与非诉案件。曾代理多起专利、商标、著作权、不正当竞争纠纷等诉讼或非诉案件;参办过多起颐和盛世业主的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执行异议纠纷等;参办某建设集团的装修装饰合同纠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等;某银行的贷款合同纠纷等。曾为多个国内外知名企事业单位、高校提供知识产权服务或其他法律服务,包括知识产权代理、法律分析、合同审查、民商事纠纷代理等。

立即咨询
  • 主播诱导打赏的法律责任有哪些

    1738人阅读

    主播诱导打赏需承担多种法律责任。民事上,若因诱导致消费者过度打赏并造成损失,主播可能承担返还财产等民事赔偿责任;行政层面,该行为可能违反相关规定,会被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罚款;情节严重达到刑事犯罪标准,将被追究刑事责任。主播应认清后果,避免违法,维护网络直播环境。

  • 版权侵权管辖法院怎么判

    2008人阅读

    在我国处理版权侵权司法案件,法院管辖权确立有严谨原则。因侵权主张诉讼,由侵权行为实施地或被告居住地法院管辖,侵权行为地含实施地与结果发生地。网络著作权侵权案,相关设备及发布作品的网络服务器所在地视为侵权行为地。多被告时原告可择一地起诉,确定管辖需综合多因素,依具体案情和法规精确判断。

  • 版权侵权怎么认定依据的法律

    1712人阅读

    中国司法实践中,版权侵权判断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判定的关键要素有“接触可能性”“实质性相似”。实际操作要考量作品类别等多种因素,分清思想与表达,表达形式受保护。此外,侵权是否营利也会影响判定。版权侵权认定是综合且具体的法律判断过程。

  • 著作权法的诉讼时效为多少年

    1378人阅读

    中国现行法律法规规定,著作权民事纠纷案件法定诉讼时效为三年,从权利人知悉或应知权益受损及责任人之日起算。若超时效起诉且被告抗辩、法院认定时效已过,原告将败诉。但被告不提出抗辩,法院不主动适用时效规则裁决。此外,特殊情形致时效中止或中断,时效期间将重新计算或暂停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