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合同纠纷精选解答 > 伪造假协议怎么处理

伪造假协议怎么处理

时间:2024.05.03 标签: 合同事务 合同纠纷 阅读:829人
律师解答:
不成立。
律师解析:
不成立,因为合同的签署中涉及违法行为
合同造假可能会构成合同诈骗罪,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实施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数额较大,从而构成的犯罪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文盲被骗按手印,该合同是无效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

文件被消字能鉴定。一般经过专业技术人员的特殊处理或进行字迹鉴定,能让消失的文字痕迹复原。故意使用此类消字笔签订文件,可能构成诈骗罪,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不成立,因为合同的签署中涉及违法行为。合同造假可能会构成合同诈骗罪,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方法有哪些

    徐昌兴律师

    不安抗辩权的行使方法主要有三种方式:1、同时履行抗辩权。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2、后履行抗辩权。3、不安抗辩权。

    播放量:949 2022-06-08
  • 购房合同可以办理租赁证吗

    徐昌兴律师

    购房合同不能办理租赁证,办理租赁证需要房产证。一、《房屋租赁证》需要到市房产局办理。二、办理《房屋租赁许可证》流程是:(一)租赁双方当事人填写租赁合同;(二)租赁双方当事人必交要件有。

    播放量:868 2022-06-08
  • 可变更与可撤销合同有什么不同吗

    屈泉芳律师

    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可变更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区别主要体现:1、条件不同。2、引起的原因不同。3、有权主张的人不同。4、确认或管辖机关不同。

    播放量:593 2022-06-07
张晨阳律师

山西盛一律师事务所

自执业以来,办理了大量的民事、刑事及行政案件,期间曾参与办理长治市有社会特大影响力的涉黑涉恶案件,积累了丰富的办案经验,业务技能精湛,办案认真负责,得到当事人的多方好评。

咨询该律师
  • 买卖合同纠纷可以收利息吗

    1236人阅读

    在买卖合同纠纷中,是否有权获取利息收益需看合同条款与法律法规。合同有约定违约方需额外付利息作赔偿时,满足条件可收取;合同无说明但对方违约造成实际损失,可依法以经济损失形式主张利息补偿。司法实践中,利息计算标准参照相关利率,具体数值和计息期数依个案情况判定。

  • 合同没有约定详细质量要求怎么办理赔偿

    1602人阅读

    在无明确质量规范下出现质量问题引发赔偿争端时,有几点法律修订建议。可参照《民法典》相关规定,按常见交易方式、行业或全国性标准确定质量优劣。产品或服务不达标,受损方有权索赔,赔偿包括直接财务损失和预期利润损失。受损方举证时要证明质量不合格与自身损失有因果联系,需及时收集保管相关证据。

  • 买卖合同纠纷属于什么纠纷类型

    1326人阅读

    买卖合同争议属于经济合同纷争范畴,在我国法律下指买卖合同各环节产生的冲突矛盾。法律关联涉及买卖双方权利义务平衡,实践中争议焦点集中在货物质量、交货、货款支付、合同解除等方面。矛盾处理依据《民法典》合同规定和合同条文判定责任维护权益,无法达成共识可通过司法或仲裁解决。

  • 达成和解协议不再追究民事责任吗

    1510人阅读

    签订和解协议且合法有效并执行完毕,常被视为妥善处置民事责任的方法。但和解协议法律效力非绝对,存在欺骗、逼迫、不公等法定情节时,当事人可申请撤销并重新追查责任。涉及公众利益或法律禁止和解免责的案件,已达成协议相关部门仍可追责,是否停止追究民事责任需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