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个人债务精选解答 > 欠条没有按指纹有法律效应吗

欠条没有按指纹有法律效应吗

时间:2024.05.13 标签: 债权债务 个人债务 阅读:851人
律师解析:
一般来说签字就可以,如果签字再加上按手印的话会更好。
很多时候为了防止双方日后对借条中的关键数字、日期等重要信息产生纠纷,双方都会选择在借条中的关键位置按手印,以此来说明对该内容的认可。
通常借条上需要按手印的地方是名字、金额、日期。
法律依据: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条
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当事人均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时合同成立。在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之前,当事人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合同应当采用书面形式订立,当事人未采用书面形式但是一方已经履行主要义务,对方接受时,该合同成立。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今由于___的需要,甲方王__于20__年__月__日向乙方刘__借用__、钥匙等物品,并确保在使用完毕后完好归还。借用期限共__个月,自20__年__月__日至20__......

看具体情况来判定:其一、儿女继承了父亲的遗产,则儿女应当在继承遗产的实际范围内,偿还父亲的债务;其二、不符合上述情况的,儿女不需要为父亲偿还债务。......

写清楚双方基本信息、借款金额、借款期限、利率、还款时间、还款方式、违约责任等内容,由借款人亲笔签名或由借款单位盖章。个人借条借款的内容包括:1、借款人和放款人的法定全名;......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借钱不还如何起诉

    谢俊生律师

    1、撰写民事诉讼状、收集相关证据材料、向法院递交,当事人不知道怎么做的,可以委托律师进行操作。2、法院会进行审查是否立案,案件受理后,法院会给一份缴费通知书,按照指示向指定银行缴纳诉讼费用。3、等待法院通知开庭。4、按照传票指示的时间、地点出庭参加诉讼。5、庭审结束后等待判决结果。

    播放量:1291 2022-06-23
  • 债权人申请财产保全的条件都有哪些

    敬雯婧律师

    诉前:1需要采取诉前财产保全的申请必须具有给付内容,由利害关系人提出诉前财产保全申请等。诉中:需要对争议的财产采取诉讼中财产保全的案件必须是给付之诉等。

    播放量:704 2022-06-08
  • 债权人能扣押债务人财产吗

    敬雯婧律师

    按合同约定一方占有对方的财产,对方不按照合同给付应付款项超过约定期限的,占有人有权扣押该债务人的财产。基于合法原因债权人已占有债务人的财产,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债权人可以扣押。

    播放量:651 2022-06-08
张雄涛律师

北京风展律师事务所

张雄涛律师,中共党员,北京风展律师事务所党支部副书记、执行主任。具有律师、美国注册法务会计师、高级企业合规师等资格。现任北京市东城区律师协会代表,东城区律师协会理事会理事、北京市律师协会并购重组委员会委员等职务。代理的李某诉天某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案,荣获2019—2021年度北京市法律援助优秀案例。 张雄涛律师自执业以来,在金融证券,税务,合同,债权,公司等民商领域有着非常丰富的专业经验。

咨询该律师
  • 金融借款合同违约金能否支持

    1500人阅读

    金融借贷合同违约金认定需综合多种复杂因素判断。合同明确违约金计算方法与支付条件且不违法、无明显不公时,条款易被法院认可。但法院审理还会考量违约严重程度、守约方损失、合同履行状况等。违约金过高时违约方可申请降低,法院以实际损失为主要参考,综合多因素按公平诚信原则权衡判决,不能简单判定。

  • 借贷纠纷被执行人没钱可以拘留吗

    1951人阅读

    借款合同纠纷中,债务人无力还款一般不直接被拘留。但在强制执行时,若逃避责任、拒交真实财产报告或提供虚假财务信息,法院可司法拘留。执行重心是寻找债务人资产线索,清查其房产、车辆等。若债务人确实无法偿债,法院可能终止执行,发现新线索则重新启动,是否拘留要综合评估案件情况和债务人行为。

  • 赌博借钱给别人会有什么后果

    1262人阅读

    赌博为违法行为,其产生的债权债务关系无合法法律基础且不受法律保护,这种债务关系违背法律法规与道德规范。出借方明知借款用于赌博仍支持的,丧失追索权且可能被制裁,甚至成共犯。参与赌博或提供涉赌资金都有巨大法律风险,应高度警惕、严格自律。

  • 老赖拘留15天能连续申请执行吗

    1609人阅读

    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对生效裁定或判决中的权利请求可多次申请执行。被认定为“老赖”的案外人逃避责任时,法院可对其处15日司法拘留,拘留是督促履行债务的强制手段而非最终解决办法。申请人在案外人未履行责任期间有维护权益渠道,每次执行需提供相关文件和线索,法院会审查并决定是否采取其他强制执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