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毒品辩护精选解答 > 强制戒毒期限是多久

强制戒毒期限是多久

时间:2024.05.07 标签: 刑事辩护 毒品辩护 阅读:829人
律师解析:
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两年,具体为: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一年后,经诊断评估,对戒毒状况良好的吸毒人员,可提出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意见,并报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批准;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吸毒人员,由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提出延长戒毒期限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批准。强制隔离戒毒的最长期限可延长一年。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四十七条
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为二年。
执行强制隔离戒毒一年后,经诊断评估,对于戒毒情况良好的戒毒人员,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可以提出提前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
强制隔离戒毒期满前,经诊断评估,对于需要延长戒毒期限的戒毒人员,由强制隔离戒毒场所提出延长戒毒期限的意见,报强制隔离戒毒的决定机关批准。强制隔离戒毒的期限最长可以延长一年。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贩卖毒品满足以下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1、鸦片1000克以上;2、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3、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

贩卖毒品满足以下情形之一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1、鸦片1000克以上;2、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50克以上;3、苯丙胺类毒品(甲基苯丙胺除外......

视情况而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万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非法持有毒品罪立案标准

    高发星律师

    (一)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同上),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二)非法持有“毒品数量较大”,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播放量:896 2022-06-08
  • 容留吸毒怎么认定

    康欣律师

    行为人无论是提供场所、吸毒器具,还是提供毒品,只要是与其他吸毒人员之间没有毒品交易行为,就不构成贩卖毒品罪,否则就应当以容留他人吸毒罪与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

    播放量:801 2022-06-08
  • 吸毒被抓会被判刑吗

    周玲律师

    单纯吸毒不触犯刑法,但应受行政处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非法持有鸦片不满二百克、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不满十克或者其他少量毒品的;(二)向他人提供毒品的。

    播放量:776 2022-06-07
广东华商(天津)律师事务所律师

广东华商(天津)律师事务所

王武生主任律师办案认真,严谨,细致,为当事人争取合法利益,深得当事人好评。对当事人来说一个小案子可能就是一生的大案子,用专业、专心的态度服务好每一位委托人是本人服务宗旨。 由于工作时间繁忙,经常出庭、来往看守所等办案机关,不可能时刻盯在网上回复您的问题,如果问题紧急建议直接拨打电话,希望给您满意的回答

咨询该律师
  • 涉嫌贩毒批捕了可以取保吗

    1539人阅读

    被批捕涉嫌贩毒理论上有取保可能,司法实践中难度大。取保候审适用条件包括可能判处管制等或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且无社会危险性等。但贩毒是严重刑事犯罪,被批捕往往表明有充分证据及较大社会危险性。不过,若嫌疑人有严重疾病、怀孕等特殊情况且无社会危险性,也有取保可能,只是极为罕见。

  • 帮毒贩送货会判多少年

    1809人阅读

    帮毒贩送货物属运输毒品,其量刑依据毒品种类与数量等因素。运输海洛因或甲基苯丙胺五十克及以上,可能判十五年有期徒刑至死刑并没收财产;鸦片一千克及以上等,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少量毒品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情节严重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具体量刑还需考虑其他情节。

  • 刑法投毒罪判几年刑期

    1585人阅读

    投毒罪现变更为投放危险物质罪,一般刑期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甚至死刑。具体刑期结合犯罪情节、危害后果等判定,如毒物类别、手段、伤亡及财产损失情况等。有自首、立功可从轻或减轻处罚,后果严重可能判死刑,司法实践依法律和实际情况量刑。

  • 投毒罪的立案标准是多少

    1547人阅读

    投放危险物质罪由投毒罪修改而来。立案标准为:故意投放毒害性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有下列情形之一应立案追诉:导致一人以上中毒或三人以上重伤;三人以上轻伤等;一人以上重度残疾;五人以上轻度中毒;公私财产损失三十万元以上;人员中毒死亡等;其他危害公共安全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