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房屋买卖精选解答 > 厦门公积金贷款额度

厦门公积金贷款额度

时间:2024.06.05 标签: 房产纠纷 房屋买卖 阅读:817人
律师解析:
公积金贷款额度
(一)最高额度:
单职工缴存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50万。
双职工缴存公积金的最高贷款额度100万。
自主择业军队转业干部本人的最高贷款额度50万。
(二)保低额度:
整笔公积金贷款额度计算值低于保低贷款额度的,可按保低额度申请贷款,保低贷款额度为20万元。
法律依据:
《住房公积金管理条例》第二十六条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若借款人在购买第一套房时,也是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的,并且还未完贷款,则在购买第二套房屋时,就不能使用公积金贷款。若第一套房是用商业贷款买的,并且正在按揭中,则第二套房可以......

刘双律师
刘双律师
18381082162
咨询我

若借款人在购买第一套房时,也是使用公积金贷款购买的,并且还未完贷款,则在购买第二套房屋时,就不能使用公积金贷款。若第一套房是用商业贷款买的,并且正在按揭中,则第二套房可以......

刘双律师
刘双律师
18381082162
咨询我

申请人具有5年以上当地城市常住户口;申请人必须是当地民政部门认定的低收入家庭或最低收入家庭;申请家庭成员之间有法定的赡养、扶养或抚养关系,并一起共同生活的;申请人及其家庭......

刘双律师
刘双律师
18381082162
咨询我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农村自建房买卖是否合法

    李骏律师

    农村自建房买卖是否合法需要根据具体的情况来判定。农村自建房屋买卖的双方都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房屋买卖经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决定后可以买卖,就是合法的房屋买卖,否则就是违法的。

    播放量:789 2022-06-07
  • 可以申请退房的理由有哪些

    徐炜律师

    购房者可以申请退房情形有:双方协商一致的;逾期交房超过一定期限的;房屋质量不符合合同约定标准、不能修复或经修复仍不能达到约定质量标准的;由于开发商的过错不能依约取得房屋所有权证书的;面积误差比绝对值超过3%的;开发商擅自变更规划设计的。

    播放量:740 2022-06-07
  • 买房被骗了找什么部门

    徐炜律师

    买房被骗应当找公安机关报警立案,房屋买卖涉及的金额数在诈骗罪中通常足以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一旦报警立案了,在警方查明属于该公安机关管辖的情况,公安机关会就该案件立案侦查,在抓捕到罪犯后移交检察院,检察院会就该案件向人民法院提起公诉,法院依法追究犯罪分子的刑事责任,最终对罪犯处以相应的刑罚。

    播放量:1437 2022-06-07
刘双律师

四川国柱律师事务所

刘双,专职律师,2018年担任温江区某社区法律顾问被司法局评为先进个人;2021年荣获成都市司法局成都市法律援助先进个人称号;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担任成都市某区人民法院特邀调解员。执业期间主持调解和代理大量的民商事法律诉讼案件及非诉案件,包括建工合同纠纷、债权债务纠纷、股权纠纷、企业法律顾问等。刘律师为各单位提供专题法律知识培训。 刘双律师始终秉承:案件有难易之分,但绝无大小之分。对于每一-件案件,以责任心、专业水平和热情,尽全力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

咨询该律师
  •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属于专属管辖吗

    1684人阅读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一般属专属管辖。因不动产纠纷诉讼由不动产所在地法院管辖,房屋属不动产,多由房屋所在地法院管辖,这便于法院了解实际情况确保裁判契合实际。专属管辖排他性强,当事人通常不能协议变更。但合同有合法约定管辖法院则依约定,约定不明或无效仍适用专属管辖规定。

  • 房屋买卖合同的仲裁部门是哪里

    1351人阅读

    房屋买卖合同的仲裁部门通常是各地设立的仲裁委员会,如北京仲裁委员会、上海仲裁委员会等。签订合同时可提前约定仲裁委员会,若合同未约定且事后无补充协议,一方申请仲裁,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仲裁具有保密性、专业性、快捷性等优势,当事人选择仲裁需遵循相关法律法规,具体仲裁委依合同约定。

  • 按揭合同和购房合同不一样怎么办

    1009人阅读

    按揭合同与购房合同不一致存在风险,需明确二者差异及原因。购房合同明确房屋买卖事宜,按揭合同约定贷款还款事务。一般条款表述差异对合同效力影响不大,但履行中可能引发争议,需与相关方沟通明确权利义务。若差异导致合同实质性抵触,会影响履行和权益,应寻求律师帮助,采取合适措施保障权益。

  • 我买的楼房没有购房合同怎该怎么办

    1523人阅读

    购买楼房没有购房合同是严重问题。应第一时间与开发商积极协商补办,不可拖延,并保留好付款凭证、交房通知等购房相关凭证。若开发商拒绝或出现问题,可向当地房地产管理部门投诉,请求介入协调。也可考虑法律途径,如向法院诉讼,要求补办合同并让开发商担责,行动前要充分准备证据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