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判决执行精选解答 > 法院立案强制执行会采取什么措施

法院立案强制执行会采取什么措施

时间:2025.04.15 标签: 诉讼仲裁 判决执行 阅读:968人
律师解析:
当法院立案强制执行后,会通过一系列措施保障执行效果:
1.资金管控:
法院会查询被申请执行人的银行存款,然后进行冻结、划拨操作,直接掌控其资金,确保债务清偿有资金来源。
2.财产处置:
对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法院有权进行查封、扣押。
被执行人仍不履行义务,法院会拍卖、变卖这些财产,将其转化为现金来偿还债务
3.收入执行:
法院可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常见的如工资等,用于偿还债务。
4.妨碍执行处罚
如果被执行人存在隐匿财产等妨碍执行的行为,法院会根据情节轻重,对其进行罚款、拘留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将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5.失信惩戒:
对于拒不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义务的被执行人,法院会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限制其高消费,比如禁止乘坐飞机、高铁等。
在出行、贷款、经营等诸多方面进行限制,以此促使被执行人尽快履行义务。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存在债务纠纷,法院判决小李偿还小朱欠款,但小李一直未履行。小朱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立案后对小李采取措施。小李认为法院查询、冻结其存款影响了他的正常生活,且不同意法院拍卖其名下一处房产来偿债,双方就此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法院立案强制执行后,有权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对其资金进行管控,这是合法的执行手段,小李以影响正常生活为由反对缺乏法律依据。
2、法院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财产以清偿债务也是法定执行措施。小李名下房产可依法变现偿债,其不同意拍卖无法得到支持。若小李有隐匿财产等妨碍执行行为,法院还可对其罚款、拘留,情节严重可追究刑事责任,同时可将其纳入失信名单限制高消费。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1分钟提问,海量律师解答

1

说清楚

完整描述纠纷焦点和具体问题

2

耐心等

律师在休息时间解答,请耐心等待

3

巧咨询

还有疑问?及时追问律师回复

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