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不知情帮人洗1万元,通常不构成洗钱罪,因为洗钱罪需
主观故意。
若能证明确实没意识到资金来源不合法,不用担
刑责。
2.即便不担刑责,相关资金可能被当作涉案财物冻结,要配合
司法机关说明资金往来情况。
3.若有
证据表明应当知情却假装不知,就有法律风险。
司法机关会按情节
定罪量刑,一般判五年以下或
拘役,可并
处罚金;
情节严重判五年以上十年以下,且处
罚金。
案情回顾:小朱受朋友小胡请求帮忙转账1万元,小朱未多问便操作转账。后警方的调查发现该笔资金为
非法所得,小朱坚称自己对资金来源不知情。然而,警方掌握一些证据显示小朱可能应当知情却假装不知,双方就小朱是否构成洗钱罪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1、若小朱能证明确实没意识到资金来源不合法,因其不具备洗钱罪所需的主观故意,通常不构成洗钱罪,不用承担
刑事责任。但相关资金可能会被当作涉案财物冻结,小朱需配合司法机关说明资金往来情况。
2、若司法机关根据掌握的证据,认定小朱应当知情却假装不知,小朱将面临法律风险。一般会按情节定罪量刑,情节较轻判五年以下或拘役,可并处罚金;情节严重则判五年以上十年以下,且处罚金。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