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执行款的清偿顺序通常按以下标准:
先是实现债权的相关费用,像
执行费、评估费等。
接着清偿优先受偿债权,例如
抵押权、
质押权等
担保物权所
担保的债权。
然后清偿普通债权,按债权比例受偿。
2.若
被执行人是
企业法人,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
债务时,除法律另有规定,应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
3.不同类型债权清偿顺序有明确规定,目的是保障各
债权人合法权益。
不过具体情况会因法律
法规修订或具体案件特殊情况而不同。
4.因不知具体案件详细情况,无法给出更精确解答。
若有具体案件,可进一步咨询专业律师。
比如在一些复杂的
经济纠纷案件中,可能会涉及多种担保物权的交叉,债权比例的计算也会很复杂,这就需要专业律师根据具体法律规定和案件细节来准确判断清偿顺序,以确保债权人权益得到最大程度保护。
案情回顾:小何向小李借款50万,以自己的房产作
抵押。同时,小何还欠小胡30万普通债务。后小何无法偿还债务,法院对其房产进行拍卖,得款60万。执行过程中产生了执行费和评估费共5万。小李和小胡就这60万的分配产生争议,小李认为应先还自己有抵押的50万,小胡则觉得应按比例分配。
案情分析:1、根据法律规定,执行款应先支付实现债权的费用,即先扣除5万的执行费和评估费,剩余55万。
2、接着应清偿优先受偿债权,小李的50万债权有
房产抵押,属于优先受偿债权,应先得到清偿。剩余5万用于清偿小胡的普通债权。若企业法人财产不足,应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不过,因法律修订或案件特殊情况可能会有差异,具体可咨询律师。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