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刑事处罚辩护精选解答 > 刑事拘留7天取保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刑事拘留7天取保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时间:2025.03.31 标签: 刑事辩护 刑事处罚辩护 阅读:1339人
律师解析:
1.刑事拘留7天申请取保的条件:
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
要是犯罪情节较轻,比如只是一些轻微违法行为,可能会被判处管制或拘役。
或者即便可能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但独立适用附加刑时,经过综合评估,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像这种情况就满足条件。
例如,犯罪嫌疑人虽参与了一些经济活动,但情节轻微,对社会影响不大,就可能符合此条。
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会全面考量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犯罪性质,像暴力犯罪还是经济犯罪等;
情节轻重,比如是初犯还是累犯
认罪态度,是否积极配合调查;
以及悔罪表现等。
如果综合判断对其取保候审不会威胁到社会秩序和他人安全,就可以申请。
比如嫌疑人一贯表现良好,此次犯罪是因为一时冲动且事后积极弥补,就有可能符合。
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
出于人道主义,保护这些特殊群体权益。
比如孕妇犯罪,在其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时,就可申请。
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
这是为了防止超期羁押,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
比如一些复杂案件,调查时间长,嫌疑人羁押期限到了,就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2.需注意,具体能否取保由办案机关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决定。

案情回顾:

小胡因参与一起经济活动被刑事拘留。在被拘留7天时,其家属认为小胡符合取保候审条件,提出申请。家属称小胡参与的经济活动情节轻微,对社会影响不大,且小胡一贯表现良好,此次是一时冲动,事后积极弥补。但办案机关认为还需进一步综合评估小胡是否会发生社会危险性,双方就能否取保候审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根据法律规定,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独立适用附加刑,且经评估不会对社会造成危害的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小胡参与经济活动情节轻微符合此条件之一。
2、对于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需综合考量犯罪性质、情节、认罪态度等,判断采取取保候审是否致发生社会危险性。本案中需由办案机关根据实际情况决定小胡是否符合该条件。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不会坐牢,俗称的坐牢应该是有期徒刑,而非拘役。醉酒驾驶机动车辆,吊销驾照,5年内不得重新获取驾照,经过判决后处以拘役,并处罚金;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辆,吊销驾照,10年内不......

打人致轻微伤,已经违法,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派出所应当对打人者行政拘留。轻微伤不构成刑事案件,没有刑事责任、只有行政责任(治安处罚)和民事赔偿责任。一般轻微伤可以由公安进......

假释,即假设的释放,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非法聚众罪是什么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多次组织、资助他人非法聚集,扰乱社会秩序,情节严重的,就是非法聚众罪。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139 2022-06-15
  • 非法聚众罪怎么定义怎么处罚

    姜远波律师

    对集会的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或造成严重损失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播放量:1262 2022-06-15
  • 刑法对精神病人犯罪如何处理

    刘欢律师

    根据刑法规定,对于完全的精神病人,即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危害行为,造成危害结果的,不负刑事责任。对于间歇性的精神病人犯罪,依照刑法的规定,在其头脑清醒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对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播放量:1421 2022-06-15
陈竞静律师

北京京朗律师事务所

陈竞静律师曾供职于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及相关金融行业,现主要致力于合同纠纷、房地产纠纷、婚姻继承、债权债务及劳动纠纷等相关民事诉讼的处理。从事律师业务以来,处理过某外籍人士在华的房产纠纷,标的额为千万余元、疑难债权债务纠纷数起、并为某保险公司进行保险业务诉讼代理数起,赔偿总金额高达近千万,另代理婚姻继承相关纠纷及劳动纠纷等多起,并担任北京信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我也爱你科技有限责任等多家科技公司的法律顾问,不仅获得了当事人在专业上的肯定,更得到了当事人对本人责任心上的首肯,因此被多名当事人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也为他们提供了法律服务。 对多起案件的处理,本人对律师这份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除了对法律应有信仰,还应该有一份职业道德的坚守,比起专业的法律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更能彰显一位专业律师的真正价值,相信案件本无大小,关键在于能否站在当事人角度,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合法权益,这样才不辜负当事人的信任。对于律师来讲,手里的是法律案子,但对于每一位当事人来说,这可能关系到他们最切身的利益,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因此,本人希望通过自己所长,让每位当事人不仅能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更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与人文关怀。

咨询该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