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
民事诉讼庭审中,一般没有“抗议”这一说法。
2.“抗议”常见于
刑事诉讼。
在民事诉讼庭审时,
当事人要是对对方陈述、
证据等有异议,可借由质证、辩论等形式表达。
比如,对对方提交证据的真实性、关联性、合法性存疑,能提出质证意见并说明理由。
要是
庭审程序有不符合规定之处,可向法庭提出异议。
3.若觉得法官在审判过程中有
违法或不当行为影响公正审判,当事人可申请回避等。
在辩论环节,当事人能充分阐述自身观点和理由,就案件事实认定、法律适用等方面发表意见,以此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4.总之,民事诉讼庭审具备一系列规范程序,用以保障当事人充分表达诉求以及维护权益。
案情回顾:在一场民事诉讼庭审中,原告小朱情绪激动,在被告小李陈述时突然大喊“抗议”。小李提交一份证据后,小朱仍以“抗议”回应,未按正常程序表达异议。法官提醒小朱庭审中无“抗议”说法,应通过质证等方式表达意见,但小朱对此不满,认为法官偏袒小李。
案情分析:1、民事诉讼庭审通常没有“抗议”这一说法,当事人对对方陈述、证据有异议,应通过质证、辩论等形式表达,如对证据三性存疑可提出质证意见及理由。
2、若庭审程序不合规,当事人可向法庭提异议;若认为法官有违法或不当行为影响公正审判,可申请回避。在辩论环节,当事人可充分阐述观点维护权益。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