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补救措施有哪些
时间:2025.02.22
标签:
诉讼仲裁
仲裁
阅读:978人
律师解析:
1.裁决执行:
仲裁裁决下达后,若一方不履行,另一方可向有
管辖权的法院申请让裁决得以执行。
2.撤销裁决:
当事人若有
证据表明仲裁裁决存在法定情形,可向
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
民法院申请撤销该裁决。
3.不予执行裁决:
被申请人拿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法定情形,经人民法院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后,会裁定不予执行该裁决。
4.重新仲裁:
仲裁庭在
仲裁程序中出现一定瑕疵时,经当事人申请,仲裁庭可重新进行仲裁,以此为当事人提供更多保障和
救济途径,维护其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小李与小胡因
合同纠纷申请仲裁,仲裁裁决小胡需向小李支付
违约金。但裁决下达后,小胡拒不履行。小李遂向有管辖权的法院
申请执行。此时,小胡称有证据表明仲裁裁决存在法定情形,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同时,在
执行程序中,小胡作为被申请人拿出证据证明仲裁裁决有法定情形,请求法院不予执行。
案情分析:1、小李在小胡不履行仲裁裁决时,依法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执行,符合法律规定。
2、小胡若有证据证明仲裁裁决存在法定情形,可按规定向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
3、若小胡所提证据经法院合议庭审查核实,确实存在法定情形,法院会裁定不予执行该裁决。
4、若仲裁程序存在瑕疵,经当事人申请,仲裁庭可重新仲裁。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