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取保候审精选解答 > 取保申请通过后多久通知家属

取保申请通过后多久通知家属

时间:2025.02.13 标签: 刑事辩护 取保候审 阅读:1302人
律师解析:
1.一般而言,取保申请获批后,公安机关会在24小时内告知家属
这旨在让家属迅速知晓被取保人的状况。
2.通知的方式主要有电话或书面两种。
电话通知效率高,能快速传达信息;书面通知则会交到家属手里,更具正式性。
3.需留意的是,实际的通知时间或许会因各地公安机关的工作流程及实际情形而有所不同。
若家属在规定时间未收到通知,可主动联系办案机关,以了解相关情况。

案情回顾:

小朱因涉嫌一起案件被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后其家属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申请获批后,按照规定公安机关应在24小时内通知家属。然而,24小时过去了,小朱家属并未收到任何通知。家属认为公安机关未按规定履行通知义务,与公安机关就通知及时性问题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一般情况下,取保申请获批后公安机关确实应在24小时内告知家属,这是保障家属知情权的规定。
2、通知方式有电话或书面两种,但实际通知时间会因各地公安机关工作流程及实际情况有所差异。若家属未在规定时间收到通知,按规定可主动联系办案机关了解情况。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不算刑期。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的,判决执行以前先行羁押的,可折抵相应刑期。是要羁押才能折抵刑期,而羁押是指关押在拘留场所,并不包括指取保候审。所以,取保候审并不能折......

证据不足解除取保以后的处理办法:1、不能直接结案,解除取保候审只是说因为证据不足,在没有新的证据不会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只有收到撤销案件决定书才能算是结案;2、人民检察......

满足取保候审的相关适用条件,即可以办理取保候审手续。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可能判处有期......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申请取保候审的流程

    彭彦林律师

    1、取保候审的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2、取保候审的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3、取保候审的执行。取保候审的执行机关为公安机关。

    播放量:943 2022-06-09
  • 取保候审多久必须结案

    覃程律师

    为了防止长期取保,既不结案,也不侦查、起诉、审理,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最长不得超过一年。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

    播放量:361 2022-06-09
  • 批捕后能取保候审吗

    覃程律师

    能。只要符合取保候审的条件,批捕后也能取保候审的。根据《刑事诉讼法》中的规定,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申请取保候审。

    播放量:957 2022-06-09
陈晓伟律师

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

现为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盈科刑民交叉法律事务部北京分中心主任,盈科北京经济犯罪法律事务部执行主任,“北京刑事辩护律师网”团队主任,中华全国律师协会会员,北京市律师协会会员。 曾受聘担任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院模拟法庭专家评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客座法律讲师。 担任中央电视台《我是大律师》栏目首批嘉宾律师。

咨询该律师
  • 打架拘留了可以保释吗

    1965人阅读

    打架被拘留后能否保释需依具体情形判断。若被拘留人满足取保候审条件,如刑罚轻、社会危险性小,患重病、怀孕或哺乳婴儿且取保无不良影响,或羁押期限到而案件未结等,有机会申请保释。但打架情节严重致他人重伤等情况,通常不符合保释条件。最终由司法机关审查决定。

  • 取保候审签字必须直系亲属去吗

    1187人阅读

    取保候审签字人员不局限于直系亲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本人有签字能力时可亲自办理,这最直接便捷。本人无法签字时,委托的辩护人或近亲属可代签,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等,代签需提供委托手续等证明材料。合法主体符合规定和手续要求,就能顺利办理,该规定保障权益且确保程序规范。

  • 案件只是打到了保释律师费能退吗

    1508人阅读

    一般仅打到保释律师费很难让对方全额退还。保释律师收费依委托协议,若只完成部分服务,律师因投入劳动和成本,难全退费用。但出现律师未履行约定义务或欺诈等特殊情况,客户可协商或通过法律途径要求适当退费。能否退费及退多少,要依委托协议和实际情况准确判断。

  • 定刑后可以保释吗

    1534人阅读

    司法程序中,定刑后一般不可保释。保释主要在刑事诉讼、法院判决前,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满足条件可暂释。定刑意味着法院已作最终判决,案件进入执行阶段,保释制度不再适用。但判决后若发现错误或有特殊情况,可通过法定程序申诉、申请再审,符合条件可能调整刑罚,这与保释概念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