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82人阅读
我国案件审理期限有明确规定。民事案件普通程序六个月,简易程序三个月,未当场宣判会在审理期限内判决。刑事案件中,公诉案件一般受理后两个月内宣判,最迟三个月,特定情形可延长;简易程序通常二十日审结,有期徒刑超三年可延长至一个半月。但具体宣判时间受案件复杂程度等多种因素影响。
1070人阅读
不同类型案件起诉期限有别。民事案件通常诉讼时效为三年,自权利人知或应知权利受损及义务人起算,特殊情况可延长、中止或中断,如国际货物等合同争议时效为四年;刑事案件追诉时效依犯罪法定最高刑而定,追诉期内再犯罪,前罪追诉期从犯后罪之日起算;行政案件直接起诉一般在知或应知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法律另有规定除外。
1420人阅读
法院起诉后对方不出庭分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处理。民事诉讼中,普通被告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可缺席判决,必须到庭的被告经两次传唤拒不到庭可拘传。刑事诉讼里,公诉案件被告人不到庭不影响审判;自诉案件中,自诉人拒不到庭或中途退庭按撤诉处理,被告人拒不到庭法庭可缺席审判。
1271人阅读
网上起诉后开庭时间不固定。法院收到起诉材料会先立案审查,立案后依案件类型、复杂程度及排期确定开庭时间。简易程序案件三个月内审结,普通程序案件六个月内审结,开庭时间在相应期间安排。但案件若有管辖权异议、需鉴定等特殊情况,会导致开庭延迟,具体天数难以准确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