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金融诈骗辩护精选解答 > 诈骗罪坐牢后无力还钱怎么办理

诈骗罪坐牢后无力还钱怎么办理

时间:2025.02.09 标签: 刑事辩护 金融诈骗辩护 阅读:1314人
律师解析:
诈骗罪坐牢后若无力还钱,可通过以下方式办理。
首先,与受害者取得联系,诚恳地向其说明自身经济状况,表达还款的意愿,并争取获得受害者的谅解。
其次,向法院如实申报个人财产及收入情况,让法院了解自身的实际经济能力。
法院会根据具体情况,在综合考量后,可能会作出合理的判决,如确定分期还款计划等。
在服刑期间,应努力通过劳动等方式获得一定的报酬,将其用于还款。
同时,也可以积极寻求家人、朋友的帮助,共同筹集还款资金。
若有后续经济收入来源,应及时告知法院,按照判决要求逐步履行还款义务。
总之,要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无力还钱的情况,通过合法合理的途径去解决,以减轻自身的法律责任和道德压力。

案情回顾:

小胡因诈骗罪被判刑,服刑后无力偿还受害者小丽的钱财。小丽认为小胡故意不还钱,双方产生争议。小胡虽表示愿意还款,但因经济困难一直未能履行。小丽遂向法院反映情况,要求小胡尽快还钱,案件陷入僵局。

案情分析:

1、小胡有义务向小丽说明自身经济状况,并向法院如实申报财产及收入情况,展现积极还款态度。
2、法院会综合考量小胡实际经济能力,作出合理判决,如确定分期还款计划。小胡在服刑期间应通过劳动获报酬还款,也可寻求亲友帮助,有收入要及时告知法院履行义务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三千元以上的,应当立案侦查。根据有关司法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应当认定为“数额较大”,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1、公安局以诈骗罪立案后,应当对犯罪嫌疑人采取刑事拘留措施。与此同时进行刑事侦查,侦查终结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检察院提起公诉,最后法院依法判决。2、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

认定诈骗罪的依据:非法占有是指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时客观上对财物的实际非法控制状态和主观上企图通过危害行为达到对财物实际非法控制的目的而不是要求行为人对财物的永久控制。所谓......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集资诈骗罪如何量刑

    周玲律师

    犯集资诈骗罪的,数额较大的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元以上20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情节严重的,处5年以上l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元以下罚金;犯集资诈骗罪,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处l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并处5万元以上50万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播放量:437 2022-06-09
  • 贷款诈骗罪怎么认定判刑

    高发星律师

    我国刑法第193条规定了贷款诈骗罪,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构成贷款诈骗罪。法定的行为方式包括:(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的。

    播放量:1119 2022-06-08
  •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认定

    康欣律师

    根据司法实践,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定罪处罚: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00万元以上的(1)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2)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播放量:1404 2022-06-08
陈竞静律师

北京京朗律师事务所

陈竞静律师曾供职于多家互联网金融公司及相关金融行业,现主要致力于合同纠纷、房地产纠纷、婚姻继承、债权债务及劳动纠纷等相关民事诉讼的处理。从事律师业务以来,处理过某外籍人士在华的房产纠纷,标的额为千万余元、疑难债权债务纠纷数起、并为某保险公司进行保险业务诉讼代理数起,赔偿总金额高达近千万,另代理婚姻继承相关纠纷及劳动纠纷等多起,并担任北京信和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我也爱你科技有限责任等多家科技公司的法律顾问,不仅获得了当事人在专业上的肯定,更得到了当事人对本人责任心上的首肯,因此被多名当事人推荐给身边的朋友,也为他们提供了法律服务。 对多起案件的处理,本人对律师这份职业有了更为深刻的感悟,除了对法律应有信仰,还应该有一份职业道德的坚守,比起专业的法律知识与技能,职业道德更能彰显一位专业律师的真正价值,相信案件本无大小,关键在于能否站在当事人角度,为当事人争取最大的合法权益,这样才不辜负当事人的信任。对于律师来讲,手里的是法律案子,但对于每一位当事人来说,这可能关系到他们最切身的利益,甚至影响他们的人生,因此,本人希望通过自己所长,让每位当事人不仅能感受到法律的公平正义,更能感受到法律的温度与人文关怀。

咨询该律师
  • 什么样的贷款属于诈骗

    1914人阅读

    通常,凭借虚构贷款用途(如编造经营用途实际挥霍)、提供虚假材料、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贷款后不还(如携款逃跑)、欺骗金融机构工作人员违规放贷获利等贷款情形可能属诈骗。若这些行为给贷款机构造成重大损失,很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但具体情况需依实际案件证据及法律规定综合评判。

  • 诈骗案一定要全额退赔吗

    1712人阅读

    在诈骗案中,并非必须全额退赔,退赔数额依案件实际情况判定。若诈骗所得能全部找回,应全额退还被害人;若无法全部找回,法院会综合犯罪人退赔态度、能力等确定责任。积极退赔并获谅解,量刑时可从轻或减轻处罚;拒绝或无能力退赔,法院仍依法判决,量刑从轻处理可能减少。

  • 借款可否定性为诈骗罪

    1314人阅读

    借款不一定构成诈骗罪。若借款时有真实意愿,后因经营等问题无法按时还款,多为普通民事借贷纠纷,承担民事还款责任;若借款时就有非法占有目的,如虚构用途、肆意挥霍且无还款意愿等,则可能构成诈骗罪。关键看是否有欺诈行为及主观故意。遇到此类纠纷,应收集证据通过法律维权,不确定时可咨询专业律师。

  • 诈骗罪的主观构成要件有哪些

    1615人阅读

    诈骗罪主观构成要件含故意与非法占有目的。故意是明知行为使他人产生错误认知并处分财产,期望或放任结果发生。非法占有目的指将他人财物据为己有,体现于获取财物后的消费、挥霍等行为。司法实践判断非法占有目的需综合考量行为模式、事后态度及财物处理等。具备故意、非法占有目的且实施欺诈致他人财产损失,才可能构成诈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