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1人阅读
立案前财产转移通常有效,但有法律风险。债权人债务到期后,若发现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逃避债务,有权请求法院撤销。若财产转移属正常合法行为,且受让人善意并支付合理对价,受法律保护。所以立案前财产转移效力不能一概而论,需具体分析。怀疑对方恶意转移财产,建议咨询专业律师维权。
1479人阅读
起诉通常由原告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准备好起诉状等材料明确诉讼请求与事实理由。被告接到起诉状副本后,要在规定时间内递交答辩状等材料,主动准备应诉,可委托律师或自行答辩。诉讼进程中,双方按法院安排参与庭审、提供证据等,但起诉时并非双方都需在法院,具体流程因案件类型和法律规定而异,起诉由原告开启,被告后续按规定参与。
1105人阅读
通常诉讼费由败诉方承担,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法院依具体情形确定各方承担比例。原告先预缴,法院依判决确定承担方及数额,双方有责任则按比例分担。调解结案、撤诉等特殊情况,诉讼费承担方式有别,具体承担会在判决书等法律文书中注明。对诉讼费承担有疑问,可向判决法院咨询或寻求法律帮助。
1241人阅读
法庭不受理不等于不能到法院立案。若法庭作出不予受理裁定,当事人可在裁定书送达十日内向上一级法院上诉;法院审查立案时因不符合条件不予立案,当事人可要求出具裁定书并在十日内上诉,也可补充材料等重新申请立案,具体依实际情况和法律规定确定,当事人有救济途径和再次立案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