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人阅读
诉讼案件进程中,被告有责任向原告提供或交换证据,目的是维护公平公正,让当事人充分掌握对方证据以深入论证质疑。法庭通常主动安排主持证据交换,双方都要向对方披露证据。但涉及国家机密、商业机密等特殊证据,会有特殊审查处理程序。常规情况下,被告应共享证据保障双方平等行使诉讼权益。
1711人阅读
在法律事务处理中,证据起决定性作用,处理法律争议要重视证据搜集运用。缺乏有力证据会带来压力挑战,可深入分析事件找间接或新证据,如听取证人证言等;特定情况可用“举证责任倒置”。若无法取得有效证据可能败诉,且判决受多种因素影响,积极合法收集证据是解决问题关键。
1652人阅读
小额诉讼程序中,人民法院通常自主决定举证期限,正常不超七个自然日,当事人协商一致并经法院批准可适当延长。因其追求高效便捷,举证期限较短,当事人应在规定期限内积极举证,否则将承担不利后果。此外,小额诉讼中当事人须秉持诚信原则,如实全面提交证据,对故意妨碍司法者将严惩。
1017人阅读
民事诉讼遵循“谁主张,谁举证”准则,通常法院不会自动启动对原告提交证据的行为,原告有责任提供证据支撑诉讼请求。不过,因客观原因当事人无力收集关键证据时,可向法院申请调查取证,此类例外有严格条件和程序。若原告证据不足可能败诉,所以原告起诉前要做好准备,精心收集有利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