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0人阅读
遭受人身侵害却无直接证据和监控录像,仅有录音时,要剖析评估其内容与质量,若能清晰展现事件和当事人供述,有一定证明效力,但仅凭录音不够。此时可找目击者、查周边记录设备,如行车记录仪,尽快就医获取诊断证明作间接证据,报案时详尽阐述事件,借助公安专业手段搜集更多有力证据。
1324人阅读
警方获取监控证据耗时受多种复杂因素影响。若时间过长,应分析判断是否为不合理拖延,若是可向上级申诉或申请行政复议。警方侦破需遵守法定程序和时限,但证据收集可能涉及技术等复杂问题。若因此遭受不公正待遇,有权要求解释和弥补措施。处置此类情况要依据实际和法规决策。
1316人阅读
司法裁决成败不取决于证人数目,关键在证人和证据的可信度、紧扣焦点与符合程序,证人数目无明文最佳规定。证人表述应清楚简洁精确,证词要相互映照补充。证人各执一词或证词冲突关联度低会有负面影响,多位无利益冲突且证词有力的证人对案件有积极推动,最终判决要综合全案证据,证人要具备资格且诚实作证。
1788人阅读
民事诉讼中,需在举证期限内提交证据给法官。举证期限可由法院指定或当事人协商经法院认可。一审普通程序举证期限最少15天,二审提供新证据案件不少于10天。逾期未提交视为放弃举证权,但新证据可在法庭辩论结束前提出,一审、二审中“新证据”各有明确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