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办案流程精选解答 > 欠钱不还立案后多久庭前调解

欠钱不还立案后多久庭前调解

时间:2025.02.04 标签: 诉讼仲裁 办案流程 阅读:984人
律师解析:
通常来讲,当案件立案之后,法院在受理该案件后的大约20天上下,便会着手安排庭前调解事宜。
然而,实际的具体时间并非固定不变,它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
比如,案件本身的复杂程度就是一个重要因素,若是案件较为复杂,涉及到的法律关系众多、证据繁杂,那么调解所需的时间就可能会相应延长;
另外,法院自身的工作安排也会对调解时间产生波动,不同时间段法院的案件量不同、工作重点各异,这都可能导致庭前调解的时间有所变化。
在庭前调解这个阶段,法院会积极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充分的协商。
双方会在法院的引导下,就案件的相关事宜展开沟通和讨论,尝试着达成和解协议。
倘若双方能够顺利达成和解,那么该案件很可能就此终结,双方无需再经历后续的庭审程序,从而节省了时间和精力。
但要是双方无法达成和解,法院就会按照既定的程序继续推进,进入庭审阶段。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庭前调解并不是一个必须经历的程序。
如果双方当事人都不同意进行调解,或者在调解过程中未能成功达成和解,那么法院将不会继续进行调解,而是直接进入庭审环节。
而且,在整个调解过程中,双方都应当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法院的工作,如实、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意见和诉求,这样才能确保调解工作的顺利进行,也有利于案件的妥善解决。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因合同纠纷立案。按常规,法院受理后约20天安排庭前调解,但因案件复杂、法院工作安排等因素,调解时间可能变化。调解时双方协商,若达成和解案件终结,否则进入庭审。争议点在于调解时间不确定及能否顺利达成和解。

案情分析:

1、案件复杂程度影响调解时间,如涉及法律关系多、证据繁杂,法院需更多时间梳理,可能导致调解延期,小朱和小李需耐心等待。
2、双方能否达成和解存在不确定性。若双方态度积极、诉求合理,可能和解;
若分歧大,调解不成则进入庭审,双方需做好相应准备。
3、庭前调解非必经程序,若双方不同意调解,法院会直接安排庭审,双方应配合法院工作。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一般情况下,盗窃受害者无权提起民事诉讼。但在特定场合和条件下,受害人有权向法庭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先进行刑事诉讼再进行民事诉讼。若民事案件审理中发现涉及刑事犯罪行为,......

超出法定六个月再审申请时效后,当事人不再具备直接申请再审的资格。但可向检察机关寻求抗诉支持或向原审判机构反馈。若检察机关或法院认为需纠正先前判决、裁定,可启动再审程序,不......

在司法审判中,当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当事人丧失上诉权,因为这意味着一审已经终结。最高人民法院主要负责审理一些特定的一审案件,以及对高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判决、裁......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如何追加被执行人流程

    徐宁律师

    追加被执行人流程:1、申请执行人提出追加被执行人的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据。2、执行机构对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依法收集、调取有关证据。3、执行机构举行听证,对有关事实进行审查,并由合议庭作出是否追加的裁决。4、制作并送达裁定书。5、向追加的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

    播放量:864 2022-06-07
  • 开庭时间确定了可以另定时间吗

    徐宁律师

    一般而言,开庭时间确定后需要各方按时到达传票载明的地点开庭。但有特殊情况经申请,可以延期开庭审理: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如果原告无故不按期到庭,视为撤诉;被告不到庭,会缺席判决。

    播放量:694 2022-06-07
  • 可以重新审判的规定是什么

    刘欢律师

    二审法院发现一审法院的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1、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2、违反回避制度的;3、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4、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5、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播放量:958 2022-06-07
  • 民事纠纷由哪个部门负责

    1913人阅读

    民事纠纷解决途径多样,涉及多个部门。人民法院审理裁判最具权威性,依民事法律规范判决或裁定。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如村、居委会熟悉当地情况,借助地缘、人缘调解矛盾。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后经司法确认的协议有强制执行力。部分行政机关如工商部门对特定民事纠纷有处理职能,依具体情况和当事人选择处理纠纷。

  • 民事纠纷找哪里处理

    1039人阅读

    民事纠纷处理途径多样。当事人可自行协商,在平等自愿基础上达成和解协议,这是最基础便捷的方式;也可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协议有合同效力;涉及合同、侵权等且标的额符合范围的,可向基层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判决具强制执行力;特定纠纷如劳动争议需先仲裁,不满结果才可起诉,应依具体情况合理选择处理方式。

  • 被起诉开庭不去有什么后果

    1897人阅读

    被起诉后若开庭不去会有诸多不利后果。民事诉讼中,被告无正当理由未到庭,法院可缺席判决,被告会丧失答辩、质证及提供自身证据机会,易导致不利判决。刑事诉讼里,自诉案件被告不到庭也会缺席判决,公诉案件被告人须到庭,经传唤不到可拘传。所以,收到通知后,无特殊情况应到庭维权。

  • 经济纠纷原告可以不出庭吗

    1778人阅读

    在经济纠纷案件中,通常原告需出庭,若未出庭法院可能按撤诉处理,原告即放弃诉讼权利。但存在特殊情况,如原告委托诉讼代理人并提交授权委托书,特别授权其处理相关事务,原告可不出庭。不过涉及身份关系确认等特殊案件,即便有代理人原告也可能要出庭。一般无特殊情况且代理有效时,原告最好出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