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诉讼管辖精选解答 > 诉讼保全在什么时候申请

诉讼保全在什么时候申请

时间:2025.02.03 标签: 诉讼仲裁 诉讼管辖 阅读:911人
律师解析:
诉讼保全通常在起诉之后、法院受理案件之前或者同时进行申请。
若情况极为紧急,倘若不即刻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的合法权益很可能会遭受无法挽回的损害,此时便可在起诉前申请诉前保全,像债务人即将转移财产这类情形就适用。
而在起诉之后申请诉讼保全,需要向受诉法院递交申请,并提供担保等相关资料。
法院会对申请展开审查,要是符合相关条件,就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
需要留意的是,保全措施是有一定期限的,过期之后如果还需要继续保全,就必须重新申请。
总之,一定要依据具体的案件情况以及法律规定,恰当选择申请诉讼保全的时机,这样才能更好地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存在债务纠纷,小朱发现小李有即将转移财产迹象,情况紧急,便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诉前保全。起诉后,小静也因与小胡的合同纠纷向受诉法院申请诉讼保全并提供担保。之后,小丽的保全措施到期,她未重新申请。

案情分析:

1、小朱在紧急情况下申请诉前保全符合规定,因小李即将转移财产,若不保全,小朱权益可能受损。
2、小静起诉后申请诉讼保全,按要求递交申请并提供担保,法院会依规审查裁定。
3、小丽保全措施过期未重新申请,后续可能无法继续得到保全保障。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起诉他人诽谤的诉讼费用依据涉及金额而定。不涉及金额或金额不超过1万元,诉讼费为50元;1至10万元部分,按2.5%缴纳;10至20万元部分,按2%支付;20至50万元部分......

财产保全不涵盖被申请人所有资产,仅限于涉诉请求的标的物或与案情相关的财务状况。通常在诉讼程序中采取,旨在保护可能因一方不良行为或风险而无法执行裁判文书的案件。在判决前,法......

在提起诉讼前,当事人可申请财产保全,需提交详细起诉状及相关文件资料。保全方式分为“诉讼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合法手段。法院实施保全后,需......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未成年打赏主播的钱怎么起诉

    黄碧辉律师

    未成年打赏主播的行为因未成年人行为能力的欠缺程度不同而可能属于无效法律行为或者效力待定。如果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人属于效力待定行为,其法定代理人可拒绝追认该法律行为并要求相对人返还财产,对方拒不返还的,也可提起给付之诉。具体方式和一般诉讼起诉方式雷同。

    播放量:1219 2022-06-07
  • 新刑诉法关于庭前会议是怎样规定的

    周玲律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判人员可以召开庭前会议:(1)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2)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3)社会影响重大的;(4)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

    播放量:701 2022-06-07
  • 无犯罪证明怎样开

    高发星律师

    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大致有以下步骤:准备好身份证原件。带身份证到村委会(街道办)综治办说明来由(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综治办工作人员就会拿出综治办人员管理表格(统一格式,一式三份或四份),写上证言,并签字、盖章。

    播放量:615 2022-06-07
  • 民事诉讼期限多长时间

    1455人阅读

    民事诉讼期限因案件类型和程序多样。普通程序初审一般自立案起6个月内审结,特殊情况经本院院长许可可延长6个月,仍需延期要向上级法院申请。简易程序初审3个月内审结,上诉案件同理。公告送达等法定事项期限不计入。当事人应及时行使诉讼权利,防超时效致权益受损。

  • 诉讼时效中断的五种特殊情形是什么

    1179人阅读

    诉讼时效中止有五个独特情况:一是权利人向责任方书面或口头发出履行请求;二是责任方同意履行责任,如分期、部分履行或提供担保等;三是权利人起诉或提交仲裁申请;四是有相等诉讼效果的其他事项,如申请支付令等;五是权利人向相关单位、组织提出保护民事权益请求。中止后,从中止到程序结束,诉讼时效重新计算。

  • 撤回上诉并撤回一审起诉诉讼费用怎么收取

    1429人阅读

    司法实践中,上诉人撤回上诉,上诉受理费用减半;撤销一审起诉,受理费也减半。但是否允许撤诉由人民法院决定。因当事人可能违反法律、影响公共利益,法院有权拒绝批准撤诉或特殊情况不按撤诉处理。民事案件受理费依案件性质、争议标的金额等确定标准,具体以法院规定和裁定为准。

  • 民事最长诉讼时效20年能否延长申请

    1255人阅读

    民法设定最长诉讼时效为20年,原则不可申请延期,自权利受侵害日起算,具有确定性和不可变更性,旨在维持社会经济秩序和法律关系稳定。未经立法批准,不得超20年期限。但特定情形下,如时效中断或中止会影响时效计算,像权利人提履行请求或义务人愿履行,会引发时效中断,期间重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