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办案流程精选解答 > 法院调解书可以撤回吗

法院调解书可以撤回吗

时间:2025.02.01 标签: 诉讼仲裁 办案流程 阅读:1369人
律师解析:
通常来讲,法院调解书在双方当事人签收后便具备法律效力,一般不能撤回。
不过存在以下情形时,当事人能够申请撤回:
其一,在调解协议达成之前提出撤回申请;
其二,在调解书送达之前,倘若一方当事人反悔,且经双方当事人同意,也可撤回。
要是调解书已经生效,除非出现法定可撤销的情形,像调解违背当事人自愿原则或者调解协议内容违法等,否则是不可以撤回的。
倘若当事人对调解书内容存在异议,可通过审判监督程序等法定途径来进行解决。
总之,务必依据具体的时间节点以及实际状况,来准确判断是否能够撤回法院调解书。

案情回顾:

小朱和小李的纠纷经法院调解达成协议,调解书制作完成准备送达。在送达前,小朱反悔,要求撤回调解书,但小李不同意。小朱认为自己有权撤回,小李则认为既然已达成协议就不应撤回,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

1、根据规定,在调解书送达之前,若一方反悔且经双方当事人同意,才可撤回。本案中,小朱虽在调解书送达前反悔,但小李不同意,所以小朱不能仅依自己意愿撤回调解书。
2、若调解书已生效,除非存在法定可撤销情形,否则不可撤回。此案件中调解书尚未生效,但也不满足撤回的条件,小朱应遵守相关规定。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一般情况下,盗窃受害者无权提起民事诉讼。但在特定场合和条件下,受害人有权向法庭提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先进行刑事诉讼再进行民事诉讼。若民事案件审理中发现涉及刑事犯罪行为,......

超出法定六个月再审申请时效后,当事人不再具备直接申请再审的资格。但可向检察机关寻求抗诉支持或向原审判机构反馈。若检察机关或法院认为需纠正先前判决、裁定,可启动再审程序,不......

在司法审判中,当最高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当事人丧失上诉权,因为这意味着一审已经终结。最高人民法院主要负责审理一些特定的一审案件,以及对高级人民法院和专门人民法院的判决、裁......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如何追加被执行人流程

    徐宁律师

    追加被执行人流程:1、申请执行人提出追加被执行人的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据。2、执行机构对申请执行人的申请进行审查,必要时可依法收集、调取有关证据。3、执行机构举行听证,对有关事实进行审查,并由合议庭作出是否追加的裁决。4、制作并送达裁定书。5、向追加的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书。

    播放量:864 2022-06-07
  • 开庭时间确定了可以另定时间吗

    徐宁律师

    一般而言,开庭时间确定后需要各方按时到达传票载明的地点开庭。但有特殊情况经申请,可以延期开庭审理:1、必须到庭的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有正当理由没有到庭的;2、当事人临时提出回避;3、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4、其他应当延期的情形。如果原告无故不按期到庭,视为撤诉;被告不到庭,会缺席判决。

    播放量:694 2022-06-07
  • 可以重新审判的规定是什么

    刘欢律师

    二审法院发现一审法院的审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1、违反本法有关公开审判的规定的;2、违反回避制度的;3、剥夺或者限制了当事人的法定诉讼权利,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4、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的;5、其他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

    播放量:958 2022-06-07
  • 装修纠纷打官司要多久开庭审理

    1265人阅读

    装修纠纷诉讼案件开庭审理日期不固定。从立案审查批准到正式开庭可能需数月,法院案件繁简度、案件复杂程度、送达程序耗时等诸多因素会影响整个流程。案件简单、证据充分,有望短时间内安排开庭;若案件复杂或送达困难,所需时间则会延长。

  • 开庭延期申请在哪申请

    1251人阅读

    庭审延期申请需向受理案件的司法机关提出。申请时,要向主审法官或书记员提交书面延期申请文件,详细说明延期原因并提供合理解释,像突发性健康问题、不可预见的自然灾害等重大客观因素致使无法按时参加庭审的情况。

  • 延期开庭的条件是什么样的

    1202人阅读

    延期开庭情形有:当事人因合理原因如突发身体不适、遭遇自然灾害等无法准时出席;案件关键证据需进一步搜集,短期内难以完成;需传唤新证人出庭,而证人无法在规定期限到达。延期开庭要确有必要,旨在保证案件公平公正审理,维护各方当事人合法权益。

  • 收到传票多久能开庭

    1160人阅读

    接到法院传票不意味着庭审时间当即确定,传票一般会注明开庭日期。从接到传票到实际开庭,时长可能是数十日至数月。这取决于案件复杂性、法院工作排期、诉讼程序等因素。简单案件可能较快安排庭审,复杂案件则需要更多时间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