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工伤赔偿标准精选解答 > 陕西省伤残鉴定标准1-10级赔偿多少

陕西省伤残鉴定标准1-10级赔偿多少

时间:2025.01.30 标签: 工伤赔偿 工伤赔偿标准 阅读:1177人
律师解析:
在陕西省,伤残鉴定标准分为1-10级,不同等级的赔偿金额并非固定不变,而是会因多种因素而有所差异。
通常情况下,1级伤残所获得的赔偿是最高的,而10级伤残的赔偿相对来说则较低。
伤残赔偿主要涵盖了两个方面,即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伤残津贴
其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根据伤残等级来确定的,1级伤残对应的是27个月的本人工资,10级伤残则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伤残津贴是以本人工资为基础进行计算的。
对于1-4级伤残,由工伤保险基金按月支付,其标准分别为本人工资的90%、85%、80%和75%;
5-6级伤残则由用人单位按月支付,标准为本人工资的70%和60%;
当7-10级伤残的职工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同时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需要明确的是,具体的赔偿金额并不能仅仅依据伤残等级来确定,还需要综合考虑受伤职工的实际工资水平、年龄以及所在地区等因素。
如果想要准确计算出具体的赔偿金额,最好咨询专业的律师,他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和计算,以确保受伤职工能够获得合理的赔偿。

案情回顾:

小许在陕西工作时受伤,经鉴定为8级伤残。
公司与小许就赔偿事宜产生争议,小许认为应按8级伤残对应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11个月本人工资,以及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标准赔偿,公司却以各种理由想减少赔偿金额。

案情分析:

1、依据陕西省伤残鉴定标准及赔偿规定,8级伤残的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确为11个月本人工资。
2、小许与公司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时,工伤保险基金应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用人单位应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公司不能随意减少赔偿。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工伤赔偿不以伤害发生日为唯一标准,赔偿金根据法律确认程序、劳动能力等级、工资待遇、医疗费用等评估。虽工伤确认有相关法律程序,但确定赔偿金额和支付方式须遵循既定程序和严格标......

工伤九级伤残补偿包括一次性残疾津贴、工伤医疗补贴和伤残就业补贴。残疾津贴按受伤前月均收入算九个月。后两项费用标准各地制定。实际还可能有停工留薪工资、护理费等。赔偿总额受区......

工伤九级诉讼是否请律师看具体情况。若自身懂法、有时间精力应对庭审,可不请。但若案情复杂、法规细节多、举证难或对法条理解不足,聘请律师有助于提高诉讼成功率,争取更合理赔偿。......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工伤死亡怎么赔偿

    钟玉琳律师

    工伤死亡赔偿标准是:1,劳动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劳动者的近亲属能领取丧葬补助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有需供养的亲属还能领取供养亲属抚恤金,2,丧葬补助金的赔偿标准为上一年度劳动者月平均工资的六个月工资,3,一次性的工亡补助金的赔偿标准是以上一年全国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准,金额为人均收入的二十倍。

    播放量:1341 2022-06-07
叶青宇律师

北京恒略律师事务所

咨询该律师
  • 工伤鉴定下来了多久能拿到赔偿

    1462人阅读

    工伤认定确定后,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出具次月起1个月内,用人单位向工伤保险经办机构申请待遇支付。经办机构审核通过后15个工作日内支付赔偿款,但实际到账时间因各地社保差异而不同。若单位未按规申请,工伤职工等可在工伤认定结论作出1年内向社保行政部门申请,部门15天内审核,符合条件即支付,以保障职工权益。

  • 工伤骨折一般赔付几个月工资

    1894人阅读

    工伤导致骨折后的赔付工资期限依伤残等级而定。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伤情严重或特殊经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延长不超12个月,此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单位按月支付。评定伤残等级后停发原待遇,按规定享受伤残待遇,如十级伤残可获7个月本人工资补助金。实际赔付需综合多种因素判断。

  • 工伤赔偿诉讼管辖规定是什么

    1985人阅读

    工伤赔偿诉讼通常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劳动合同履行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履行地不明确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法院管。劳动争议案件先由相应仲裁委员会管辖,对仲裁裁决不满才可起诉,工伤赔偿纠纷需经劳动仲裁前置程序。确定管辖法院要考虑具体情况及特殊情形,不能随意确定,需仔细研究法律与案情。

  • 工人受伤包工头和公司谁负责赔偿

    1174人阅读

    工人受伤时,包工头和公司可能担责。存在劳动关系时,公司担主要赔偿责任,涵盖工伤医疗费、停工留薪期工资等;包工头无用工主体资格,发包公司担责后可向有过错的包工头追偿。若是承揽关系,定作人一般无责,有过错则担责。具体责任划分依实际情况,如双方约定、过错程度等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