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诉讼管辖精选解答 > 诉前财产保全是已经立案了吗

诉前财产保全是已经立案了吗

时间:2025.01.29 标签: 诉讼仲裁 诉讼管辖 阅读:1230人
律师解析:
诉前财产保全立案并非同一概念。
起诉之前,为避免对方转移财产等情况,保障后续生效判决能得以执行,当事人会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
一般来说,当事人先提出申请,法院会在48小时内作出裁定。
倘若裁定采取保全措施,便会即刻执行。
然而,在这个阶段,可能并未正式进入立案程序,仅仅是开启了诉前保全程序。
只有当法院作出保全裁定,并且当事人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起诉后,案件才会正式立案。
所以,诉前财产保全只是在立案之前为诉讼所做的准备性措施,它并不意味着案件已经立案。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存在经济纠纷,小朱担心小李转移财产,在起诉前向法院申请诉前财产保全。法院在48小时内裁定采取保全措施并执行,但此时未立案。小朱随后在规定期限内完成起诉,案件正式立案,争议点在于诉前财产保全是否等同于立案。

案情分析:

1、诉前财产保全是为保障后续生效判决能执行,防止对方转移财产的预防性措施,在起诉前申请,与正式立案程序不同。小朱申请保全时,案件未进入立案程序。
2、只有当法院作出保全裁定且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起诉后,案件才正式立案,如小朱完成起诉后案件才立案,可见诉前财产保全并非立案。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起诉他人诽谤的诉讼费用依据涉及金额而定。不涉及金额或金额不超过1万元,诉讼费为50元;1至10万元部分,按2.5%缴纳;10至20万元部分,按2%支付;20至50万元部分......

财产保全不涵盖被申请人所有资产,仅限于涉诉请求的标的物或与案情相关的财务状况。通常在诉讼程序中采取,旨在保护可能因一方不良行为或风险而无法执行裁判文书的案件。在判决前,法......

在提起诉讼前,当事人可申请财产保全,需提交详细起诉状及相关文件资料。保全方式分为“诉讼保全”和“诉前财产保全”。保全措施包括查封、扣押、冻结等合法手段。法院实施保全后,需......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未成年打赏主播的钱怎么起诉

    黄碧辉律师

    未成年打赏主播的行为因未成年人行为能力的欠缺程度不同而可能属于无效法律行为或者效力待定。如果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人属于效力待定行为,其法定代理人可拒绝追认该法律行为并要求相对人返还财产,对方拒不返还的,也可提起给付之诉。具体方式和一般诉讼起诉方式雷同。

    播放量:1219 2022-06-07
  • 新刑诉法关于庭前会议是怎样规定的

    周玲律师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审判人员可以召开庭前会议:(1)当事人及其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申请排除非法证据的;(2)证据材料较多、案情重大复杂的;(3)社会影响重大的;(4)需要召开庭前会议的其他情形。

    播放量:701 2022-06-07
  • 无犯罪证明怎样开

    高发星律师

    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大致有以下步骤:准备好身份证原件。带身份证到村委会(街道办)综治办说明来由(办理无犯罪记录证明),综治办工作人员就会拿出综治办人员管理表格(统一格式,一式三份或四份),写上证言,并签字、盖章。

    播放量:615 2022-06-07
  • 起诉撤诉后多长时间可以再次起诉

    1048人阅读

    通常撤诉后再次起诉无时间限制,但离婚案件撤诉后一般需等六个月才能再次起诉,目的是防止滥用诉权、给予双方冷静期处理婚姻问题。其他案件满足起诉条件(明确被告、具体诉讼请求及相关事实理由等)撤诉后可随时起诉。不过具体时间规定因地区司法实践或法律规定有差异,实际操作要依当地情况,相关规定较复杂需弄清楚。

  • 起诉了怎么申请撤诉

    1510人阅读

    起诉后申请撤诉,需向受理案件的法院提交撤诉申请书,清晰表明撤诉意愿并说明原因,如双方和解。法院收到申请后会审查,符合撤诉条件(如未超举证期限)会裁定准许,不符合(如被告未到庭)可能不准许。撤诉裁定作出即生效,诉讼程序终止,部分案件有特别规定,如离婚案。申请撤诉要遵循法定程序和法院要求。

  • 交了诉讼费要多久才能开庭

    1989人阅读

    交诉讼费后法院会依案件实际情况安排开庭时间,具体难以确定。简单清晰案件一两个月内可能开庭,复杂、证据多或需多方协调的案件可能延迟三四个月甚至更久。不同地区和法院办案效率有别,案件积压多的法院开庭可能延长,基层或专门法院可能提前。此时间以法院通知为准,可通过立案系统或联系立案窗口了解进展和开庭时间。

  • 收到诉讼通知的短信怎么办

    1930人阅读

    收到带有诉讼通知的短信要谨慎。勿轻信其真实性,若短信提及法院、案号等,可拨打法院官方电话或登录官网核实。若确有诉讼,需与法院联系了解详情,积极准备应诉材料。过程中保留短信、通话记录等证据,切勿在不明平台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要冷静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