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18人阅读
指认现场只是刑事诉讼的一部分,不能据此判断判决何时宣布。判决排期受案件繁琐程度、证据完备度、法律程序推进等多种因素影响。简单刑事案件可能数月审结,复杂案件可能耗时一年甚至更久。刑事诉讼各环节有明确期限和程序规范,特殊情况可延长,具体判决排期要依案件和法定程序确定。
1677人阅读
民事诉讼中,若出现原告被遗忘或遗漏情形,法院会依实际情况处置。案件审理阶段过后发现,法院可能主动追加或要求当事人申请;应追加未同意的,法院会裁定驳回起诉。初审发现且影响审理会发回重审,不影响则继续审理并判决。法院处理需兼顾案件实际与法律规定,维护当事人权益及司法公正。
1046人阅读
我国法律体系下,各类案件撤销时效性不同。刑事案件中,犯罪行为越过依法定最高刑期设定的分歧点,不再追究刑事责任。民事案件,重大误解当事人应在90日内、受欺诈威胁当事人应在胁迫终止1年内行使撤销权,5年未请求撤销权自动失效。行政案件,一般6个月内起诉,不动产争议20年,非不动产5年,超期法院不审理。
1578人阅读
多数情况下父母诉讼不会自动冻结子女财务。但有证据表明父母为避债等故意将财产转至子女名下,且涉及逃避债务或违法时,法院可能依法冻结子女相应资产。法院冻结财产有严格法律依据和程序,需证明财产与案件紧密相关。子女合法财产一般不受影响,若有恶意转移则另当别论,是否冻结依具体情况和证据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