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析:
1.明确
代理范围:
需细致约定律师所代理的具体
案件类型,比如是民事案件中的
合同纠纷,还是
刑事案件中的某类罪行等;
同时明确代理的阶段,是从
立案到审判全程代理,还是仅代理审判阶段等。
这样能有效避免后期在代理范围上产生争议。
2.风险分担:
要清晰确定律师与
当事人之间的风险分担比例,常见的有按一定比例分成,例如三七开、四六开等;
或者采用保底加提成的方式,即先给予律师一定保底费用,再根据案件结果按比例提成。
3.费用标准:
务必确定风险
代理费的计算方式,是按照
涉案金额的一定比例计算,还是根据案件的复杂程度等因素综合确定,并且明确具体数额,防止费用出现过高或过低的情况。
4.支付方式:
规定费用的支付时间节点,比如在案件
胜诉后一次性支付,或者在
执行到位后分阶段支付等,以保障双方的利益。
5.协议条款:
签订详细的风险代理协议至关重要,要明确双方的
权利和义务,详细说明律师的职责,如按时出庭、提供法律建议等,以及律师的
保密义务等。
6.案件进展:
当事人应及时与律师沟通案件进展情况,通过定期会面或电话、邮件等方式了解案件的动态,避免因信息不畅而影响
案件处理。
7.风险提示:
当事人必须清楚了解风险代理的风险,比如案件可能
败诉、执行困难等,避免因过高的期望而与律师
产生纠纷。
总之,找律师进行风险代理时一定要谨慎,签订详细的协议,明确各项细节,从而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
案情回顾:小朱因合同纠纷欲找
律师风险代理。他与律师小李签订协议,但协议中代理范围只写“合同
纠纷案件”,未明确具体阶段,风险分担、费用标准、支付方式等也含糊不清。案件处理中,小朱未及时与小李沟通进展,且对风险认识不足。后案件败诉,小朱认为小李未尽责,小李称是按协议办事,双方产生争议。
案情分析:1、协议签订存在重大缺陷,代理范围不明确易导致对律师职责界限认知分歧,风险分担、费用标准及支付方式未清晰约定,为
纠纷埋下隐患。
2、小朱未履行及时沟通案件进展的义务,且对风险代理风险认识不足,而小李可能也未充分尽到风险提示及明确自身职责义务告知的责任。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投诉/举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由律图网结合政策法规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不代表平台的观点和立场。若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右侧【投诉/举报】联系我们更正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