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选解答 > 消费权益精选解答 > 打架民事赔偿诉讼费多少钱一次

打架民事赔偿诉讼费多少钱一次

时间:2025.01.27 标签: 损害赔偿 消费权益 阅读:1476人
律师解析:
打架民事赔偿案件的诉讼费诉讼标的额紧密相关。
具体而言:
①诉讼标的额不超过1万元时,每件需交纳50元。
②若超过1万元至10万元,超出1万元的部分按2.5%交纳。
③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此区间部分按2%交纳。
④超过20万元至50万元,该部分按1.5%交纳。
⑤超过50万元至100万元,此范围内按1%交纳。
⑥超过100万元至200万元,按0.9%交纳。
⑦超过200万元至500万元,按0.8%交纳。
⑧超过500万元至1000万元,按0.7%交纳。
⑨超过1000万元至2000万元,按0.6%交纳。
⑩超过2000万元,则按0.5%交纳。
不过,最终的诉讼费数额可能会因具体案件的实际情况而有所变动。

案情回顾:

小朱与小李因琐事发生打架纠纷,小李受伤后要求小朱赔偿各项损失共计15万元。在提起民事诉讼时,双方就诉讼费的交纳金额产生争议,小朱认为应按较低标准交纳,小李则主张按规定足额交纳。

案情分析:

1、根据相关规定,诉讼标的额15万元,其中1万元部分需交纳50元,1万元至10万元部分按2.5%交纳,即(10-1)×2.5%×10000=2250元,10万元至15万元部分按2%交纳,即(15-10)×2%×10000=1000元。
2、所以该案诉讼费应为50+2250+1000=3300元,具体数额还需结合案件实际情况,可能会有所变动。
版权声明:本平台对图文内容模式享有独家版权,未经许可不得以任何形式复制、转载。

若遭遇诈骗,赔偿责任因案而异。若商家欺诈导致损失,消费者可依法要求赔偿,最高可达三倍购价或服务费,不足五百元按五百元赔偿。网络诈骗应立即报警,由肇事者负责。具体情况需综合......

销售危害人体健康食品是严重违法行为,依法必须严惩。此类案件处罚根据案情严重性决定。若销售金额低于一万元,处十至十五万元罚款;若超过一万元,罚金则为销售金额的十五至三十倍。......

事故频发首要因不安全行为如违规驾驶、操作失误,环境风险如极端天气、恶劣路况,人为疏忽如分心驾驶、疲劳驾驶,设备故障如制动失灵、机械损坏,及管理层缺陷如制度不全、监督不力等......

图文精选 普法视频 语音解答
  • 消费者的基本权利有哪些

    彭彦林律师

    消费者有以下基本权利:安全权。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身、财产安全不受损害的权利,简称安全权。安全权是消费者最重要的权利,也是宪法赋予公民的人身权、财产权在消费领域的具体体现。知情权。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接受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简称为知情权。

    播放量:862 2022-06-07
  • 快递过程中货物被损坏谁来赔偿

    屈泉芳律师

    运输过程中货物损坏损失一般由买受人承担。出卖人出卖交由承运人运输的在途标的物,除当事人另有约定的以外,毁损、灭失的风险自合同成立时起由买受人承担。

    播放量:1100 2022-06-07
  • 没有保价的货物物流丢了怎么索赔

    屈泉芳律师

    如果未保价的货物不见了可以用合同法进行理赔。快递公司作为物流运输者,其实质上是和消费者达成了一个合同协议,如果货物在运输途中发生了损坏,快递公司有责任进行赔偿,发生这些情况时,快递公司可以和收货人约定好赔偿的价格,或者按照货物的实际价值进行赔偿。

    播放量:1326 2022-06-07
薛扬律师

天津吉万业律师事务所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 硕士毕业,国家二级播音员主持人,从业10余年,法学扎实,经验丰富,拥有德国风格的工作严谨、认真负责、思维缜密、忠实可靠的职业素质和操守。办理大量的重大疑难复杂的民刑案件,受到当事人及法律同仁的一致认可和好评。众多民事案件中维护了当事人的最大合法权益,多次刑事案件中为当事人进行精彩的辩护,使其获得相应的减刑缓刑乃至无罪释放。 交通事故苦痛,劳动争议不公,刑事案件有冤讼,吾还青天碧空。婚姻继承烦恼,经济房产纠纷,公司法务做顾问,余代诸公解困。

立即咨询
  • 损坏他人物品拒不赔偿可以起诉吗

    1515人阅读

    当他人损毁物品且拒绝赔偿时,你可以进行起诉以保障自身财产权益,因为这构成了侵权行为。要搜集相关证据,如购买凭证证实物品价值、监控录像或证人证言等证明损坏过程。随后依据《民事诉讼法》向有管辖权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对方承担赔偿责任,赔偿包括直接损失,间接损失能证明也可索赔,法院将据证据审理裁定。

  • 陪练退费是哪个机构管

    1205人阅读

    陪练退费由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机构及合同约定主体管理。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作用重大,若陪练机构有欺诈、违约等损害消费者权益行为,消费者可投诉,市场监管部门会督促其退费。从合同约定看,有相关合同则依约处理,消费者先协商,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等法律途径保障权益。

  • 传媒公司不发保底所以停播赔钱吗

    1695人阅读

    传媒公司不发保底工资致主播停播是否赔钱取决于合同约定。若合同明确公司有支付保底工资义务且未履行导致主播停播,主播可依合同让公司担责,包括赔偿停播损失。若合同无保底条款或规定含糊,则难以认定公司赔偿责任。主播应仔细研究合同,有疑惑可咨询律师维护权益。

  • 被医美诱导消费了想退款怎么办

    1807人阅读

    若遭遇医美诱导消费想退款,首先与医美机构协商并保留好沟通记录等相关证据。协商无果可向消费者协会投诉,说明情况并提供证据,其会介入调解;也可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其有权监管处罚。若签有含退款条款的合同,可按合同要求退款。医美机构有欺诈行为,可要求退一赔三。要主动维权。